ICS?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FORMTEXT?????
DBFORMTEXT14
FORMTEXT山西省地方标准
DBFORMTEXTXX/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
FORMTEXT?????
FORMTEXT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XXXXX—XXXX
PAGEI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术语和定义、设计原则、设计程序、设计要求,提出了植物材料选择参考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境内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设计要求。其他等级的绿化设计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16453.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
JTJ002公路工程名词术语
JT/T644公路绿化术语
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
JT/T643.1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术语第1部分:公路
CJJ/T91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术语和定义
JTJ002、JT/T643.1、JT/T644、CJJ/T9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均适用于本文件。
设计原则
应与道路安全设计相结合,绿化植物不应遮挡交通安全指示设施。
应兼顾道路稳定防护、污染防治及水土保持的功能。
应与周围自然、乡土环境相协调,充分体现地域特色。
在树种选择上,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以乡土植物为主,不得引进入侵树种。
在配置形式上,应结合高速公路管理养护的特点,便于提高养护效率,节约养护成本。
统筹考虑与城镇绿地系统、风景区、防护林带、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等规划之间的对接。
设计程序
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外业勘测需要调查沿线的地形地貌、行政分区、植被类型、气候因子、土壤类型、海拔、地理位置、植被群落名称及特征、植被郁闭度及覆盖度等。
初步设计文件应提供设计说明、表格(植物配置表、景观工程数量表)、图纸(典型路基段断面、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隧道洞口等典型公路区段的景观设计图、重要区段及硬质景观应绘制效果图)、设计概算。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提供设计说明、表格(植物配置表、景观工程数量表)、图纸(各区段景观绿化设计图及大样图、竖向施工设计图、硬质景观设计图)、施工图预算。
中央分隔带绿化
一般要求
能满足防眩、引导视线、生态恢复、丰富路域景观功能。
绿化区域植物配置应以组团形式进行搭配,形式简洁、自然,宜每隔一定距离变换植物种类或种植形式。
绿化区域应回填60cm以上的种植土,均匀覆土后不碾压,经人工推平后即可。
中央分隔带宽度小于或等于3m时,绿化植物宜采用规则式布置;中央分隔带宽度大于3m时,绿化植物宜采用自然式布置。
曲线路段中央分隔带绿化不得影响内侧车道的停车视距。
绿化植物宜选用耐修剪、耐旱、少病虫害、生长速度慢、绿期长的植物,以利于降低管护成本。
设计要点
平直路段或平曲线路段中央分隔带绿化植物修剪高度以高出路面1.3m~1.8m为宜,小型车较多时取低值,大型车较多时取高值,一般取值为1.6m。绿化植物冠幅宜为80cm~120cm,设计株距宜为2.0m~3.0m,修剪后保持树冠与树冠之间的间隙为1.0m~1.5m。在平曲线路段中央分隔带宽度允许的条件下,可通过布置双株或三株植物为一组的方式增大防眩角,起到防眩效果。栽植的植物应形成优美的线形。
凹形竖曲线路段中央分隔带绿化植物高度和株距参考平曲线路段植物株距的数值,应适当考虑防眩光的要求增加植物高度。
凸形竖曲线路段中央分隔带绿化植物高度和株距参考平直路段的植物高度。防眩植物底部应做封闭处理,防止漏光,可结合地被植物进行遮光,地被植物高度应达到45cm。地被植物应选用蔓延性不强、分枝点低的植物,不得遮挡护栏立柱上的反光轮廓标。
植物选择
适用植物种类参考附录A.1。
路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