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工程测量测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根据全站仪坐标测量的原理,在测站点瞄准后视点后,方向值应设置为()
A、后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
B、测站点至后视点的方位角
C、测站点至前视点的方位角
D、前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全站仪坐标测量时,在测站点瞄准后视点后,应设置方向值为测站点至后视点的方位角,这样才能以此为基准去测量其他点的坐标。选项A中后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与设置方向值无关;选项C测站点至前视点的方位角不是此时应设置的方向值;选项D前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也不正确。所以应选B。
2.自动安平水准仪由()、水准器、基座三部分构成
A、目镜
B、望远镜
C、红外线
D、物镜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自动安平水准仪由望远镜、水准器、基座三部分构成。其中望远镜用于瞄准目标,水准器用于指示水平,基座则起支撑作用。目镜是望远镜的一部分,红外线一般不是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基本构成部分,物镜也是望远镜的组成部分,相比之下,整体的三大部分表述中望远镜更符合题意。
3.在工程测量上大地水准面是()
A、参考椭球的表面
B、一个旋转椭球体的表面
C、地球的自然表面
D、大地体的表面
正确答案:D
4.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中,3°带是从东经()开始划分的
A、1°30′
B、3°
C、2°30
D、1°1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3°带是从东经1°30′开始划分的,自西向东每隔3°划分一带,将地球划分为120个投影带。所以3°带是从东经1°30′开始划分的。
5.下列哪一项工作需要在实地进行地形查验()
A、勘测
B、施工
C、画图
D、竣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勘测工作是对地形、地质、地貌等进行实地的勘查和测量,以获取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所以需要在实地进行地形查验。施工是依据勘测等前期工作成果进行建设操作;画图可依据勘测数据等在室内进行;竣工是施工完成后的阶段。B、C、D选项都不是直接以实地地形查验为主要工作内容。
6.以下丈量工具中哪一种精度最高()
A、钢尺
B、弹簧秤
C、百米绳
D、皮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钢尺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精确测量长度,其精度高于百米绳、皮尺等。而弹簧秤主要用于测量力,并非测量长度的工具,与其他选项不具有可比性。
7.()是指从地球中心至到其表面的距离
A、地球长度
B、地球直径
C、地球宽度
D、地球半径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地球半径是指从地球中心到其表面的距离,这是地球半径的定义。地球宽度、长度、直径都不符合该描述。
8.()的目的是获取点的高程
A、象限角测量
B、方位角测量
C、高程测量
D、角度测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高程测量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取点的高程。方位角测量主要是确定方向角度;角度测量包含多种角度的测量,并非单纯获取高程;象限角测量也是关于角度在象限内的度量,与获取高程无关。
9.国家水准点第()级精度最高
A、一
B、二
C、三
D、四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国家水准点等级中,一等精度最高,依次是二等、三等、四等,所以第(一)级精度最高,答案选A。
10.某钢尺名义长度为30m,检定时的实际长度为30.012米,用其丈量了一段23.586m的距离,则尺长改正数应为()
A、–0.012m
B、+0.009m
C、0.012m
D、–0.009m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尺长改正数计算公式为:Δl_d=(l-L)/L×l,其中l为丈量距离,L为钢尺名义长度,这里L=30m,l=23.586m,钢尺实际长度与名义长度差值为30.012-30=0.012m,代入公式可得尺长改正数为(23.586-30)/30×23.586=0.009m,因为实际长度大于名义长度,所以尺长改正数为正,即+0.009m。
11.研究工程建设在勘察设计、施工过程和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是()
A、普通测量学
B、工程测量学
C、大地测量学
D、摄影测量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工程建设在勘察设计、施工过程和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它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精确的地形、地貌等基础数据,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定位、放样等测量服务,确保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准确实施。大地测量学主要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等;摄影测量学是利用摄影像片获取目标信息的测量方法;普通测量学侧重于一般地形、地物的测量。所以本题应选工程测量学。
12.经纬仪如存在指标差,将使观测结果出现()
A、盘左和盘右竖直角均含指标差
B、一测回水平角不正确
C、盘左和盘右水平角均含指标差
D、一测回竖直角不正确
正确答案:A
13.某直线的反方位角为100°,则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