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拌合站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主讲人:时间:202X.XX
CONTENT010203拌合站施工准备阶段安全生产要点拌合站施工过程安全生产要点拌合站典型案例分析目录
01拌合站施工准备阶段安全生产要点PART
法律法规更新机制建立法律、法规、标准动态更新机制,每半年更新一次清单,及时掌握最新政策法规。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学习,确保制度与法律法规保持一致,避免违规风险。搅拌站内醒目位置应设置各项安全警示标志牌。如发现破损、变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修整或更换。并在生产、生活场所设置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责任主体明确明确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主体,避免责任推诿。
建设单位承担总体责任,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施工单位落实具体措施,各司其职。设置安全警示防护设施
法律法规更新机制建立法律、法规、标准动态更新机制,每半年更新一次清单,及时掌握最新政策法规。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学习,确保制度与法律法规保持一致,避免违规风险。1.所有涉及特殊作业场所的地方必须有经过专业考核合格的人员担任,电力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正确穿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2.责任主体明确明确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主体,避免责任推诿。
建设单位承担总体责任,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施工单位落实具体措施,各司其职。施工前安全检查
制度需文件化印发,确保有章可循,便于查阅和执行。
以正式文件形式下发至各参建单位,明确制度内容和执行要求。制度文件化印发明确管理程序,包括安全生产检查、隐患排查治理、事故处理等流程。
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图,确保各环节衔接顺畅,提高管理效率。管理程序清晰明确各参建单位在安全生产中的工作内容,细化到具体岗位。
建设单位负责统筹协调,监理单位监督施工安全,施工单位落实具体措施。工作内容明确核心要求
02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ART
1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安全生产职责。
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人人有责,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格局。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2制定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细则,明确提取标准、使用范围和台账记录。
专款专用,确保安全生产费用足额投入,用于安全防护、教育培训等。安全生产费用管理3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和分级。
对重大风险动态监控,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确保施工安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核心制度清单
制定安全费用提取标准,根据项目规模和风险程度合理确定费用比例。
明确使用范围,包括安全防护设施购置、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整改等。安全费用管理开展危险源辨识,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排查,识别潜在危险源。
对重大风险制定专项管控方案,定期检查和评估风险状况。风险管控在招标前制定施工安全标准,作为合同附件,明确施工单位安全责任。
标准涵盖施工工艺、设备使用、人员管理等方面,确保施工安全。施工安全标准重点制度内容
03监理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ART
制定安全监理计划和细则,明确监理工作目标、内容和方法。
根据项目特点和风险状况,细化监理工作流程和重点。安全监理计划与细则对特种作业人员和设备进行核查,确保人员持证上岗、设备合格。
定期检查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保障施工安全。特种作业人员/设备核查对危险性较大工程进行重点监理,制定专项监理方案。
严格审查施工方案,监督施工过程,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危险性较大工程监理核心制度清单
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专项施工方案,确保方案符合规范要求。
重点审查方案的安全性、可行性和针对性,提出审查意见。01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签发整改指令,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
跟踪隐患整改情况,确保闭环管理,防止隐患反弹。02记录监理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整改情况等。
建立安全台账,便于查询和追溯,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03专项方案审查隐患整改监督安全日志与台账重点职责
04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ART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定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明确采购、发放和使用要求。
确保防护用品质量合格,员工正确佩戴,保障人身安全。01加强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管理,确保人员持证上岗。
定期组织培训和复审,提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水平。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管理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开展隐患排查。
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定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方案,明确施工工艺、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组织专家论证,确保方案科学合理,安全可靠。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方案020403核心制度清单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发生事故时,及时上报并启动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实名制管理实施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动态登记员工信息。
通过实名制管理,规范用工行为,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包括安装验收、定期检查和报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