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分析小学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研究文献,发现小学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策略、存在问题、问题原因分析等方面。同时,小学英语文化意识培养也有对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不全面、缺少文化意识培养的学生学习策略研究和具体评价体系等问题。结合小学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的实际和研究现状,可以从跨学科融合教学、项目化学习、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等视角开展小学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培养文献研究
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涵养品格,提升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从而凸显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因此,开展小学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研究,对小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研究视角分析
截至2024年10月,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总库)中,以“小学英语文化意识培养”为主题检索到有效文献185篇,其中,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6篇,占8.65%;期刊学术论文161篇,占87.03%;会议论文8篇,占4.32%。分析所有有效文献,主要包括以下研究视角。
(一)小学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具有多方面的意义。第一,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生如果想要学好语言,就要对文化有充分的了解,从而能够深刻理解语言的内在含义,并在沟通和交流中准确使用语言。第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在人与人的交际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准确使用语言是交际的关键。不同的语言环境、不同的语言体系决定人们在使用不同于母语的语言时应充分了解文化,促进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同时避免在交际过程中出现失误。第三,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历史传统和社会习俗,学生可以逐渐形成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不仅能更好地融入多元文化交融的社会环境,而且培养了国际理解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小学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
论述小学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的文献颇丰,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和要素,按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分类,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种。
1.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备受关注。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去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通过阅读感受文化的多样,体验文化的深邃,让学生在理解他国文化的同时,也能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以形成正确、全面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自身文化意识的提升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阅读背景,融入文化意识;依托媒体资源,拓宽文化视野;对比中外材料,分析文化差距;尝试角色表演,加深文化认知。
2.在读写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
读写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把握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思想,充分发掘教学内容中的文化元素,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主题情境,让学生感知文化知识;以问题驱动学习,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利用阅读素材,发掘文化内涵;巧设评价内容,提升的文化素养。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读写结合,实施表现性评价,再以学生为中心,鼓励自主评价。
3.在课内外融合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
英语绘本图文并茂、主题丰富、内容完整、语言地道,深受师生喜爱,是实现文化育人的理想载体。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教材,融入与教材单元主题情境相匹配的绘本。绘本与教材的融合方式可分为三类:前置性融合、衔接融合和片段融合。在教学过程中,绘本与教材可以进行三次联结,在三次“叩击”中明确主题意义,深挖文本内涵;重组教材语篇,拓展文化学习;组织文化活动,培养文化意识。一叩单元主题,找准文化融合点;二叩人物活动,探究文化内涵;三叩文本内涵,树立国际视野。
4.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关注学习的整体性,关注学习的体验和过程,强调以生为本,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必要的知识、发展必要的技能,还要培养有学习能力、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形成跨文化意识,还要引导和鼓励他们愿意交流、敢于表达、学会做人做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研读教材,紧扣单元主题,发掘文化内涵;再借助语境,实施单元教学任务,培养文化意识。
(三)小学英语文化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无论是哪种课型,文化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外国文化,轻中国文化。文化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文化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