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综合性学习 难忘小学生活 回忆往事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docx
文件大小:12.26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2.74千字
文档摘要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回忆往事

[教学目标]

1.能围绕单元及活动主题,参考“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个人或小组制定活动计划。

2.能根据活动主题搜集和整理小学生活的资料,填写时间轴,与同学分享难忘的回忆。

3.通过制作《成长纪念册》这一实践活动,回顾小学六年的校园生活,抒写惜别之情并立下美好志向。

4.在回顾过去的时光里,既充分肯定个人的成长,又懂得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润物细无声的培育、老师辛勤的耕耘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

[教学重难点]

回顾小学生活,制作《成长纪念册》。

[教学课时]5课时

第一课时告别校园

教学过程

一、阅读单元提示,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即将离开这熟悉的校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六年来,你们从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中,发生过很多令人激动、喜悦的事,也有过很多令人伤心、难过的事。这六年,是你们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让我们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变成美好的回忆吧。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订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订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

(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

(4)确定活动细则。(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人员分工等)

(5)活动结束后成果展示。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地为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

4.学生自由读“活动建议”。(PPT出示活动建议及时间轴图示)

◎填写时间轴

借助时间轴来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记录值得我们细细回味的点点滴滴。可以把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填写在相应的时间点上,还可以把照片贴在旁边。

◎分享难忘回忆

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如令人难忘的活动,舍不得的人,有特别意义的物品,或者一两个关于成长的关键词……

◎制作成长纪念册

一起回忆了小学生活之后,用心制作一本具有特殊意义的成长纪念册,珍藏这段难忘的成长记忆。

3.“分享难忘回忆”可以设置怎样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呢?

预设1:要从时间轴上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有代表性的内容,可以是印象深刻的内容或对自己影响较大的内容。

预设2:分享难忘回忆以诉说往事为主,还可以展示一些相关的照片、实物等。

第二课时阅读《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红双圈》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路上的领路人,老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你的小学生活中,有没有哪位老师的教导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下面两篇文章,看一看小学生活给两位作者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过渡:学生自主阅读《老师领进门》和《作文上的红双圈》两篇文章。想一想:阅读了这两篇文章,对你回忆往事、搜集成长资料有什么启发吗?

二、学习《老师领进门》

1.出示《老师领进门》自读要求:

(1)默读思考:文章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表达出作者对田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2)你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这句话怎样理解?

(3)你可以通过具体事例说说对你影响比较大的老师吗?

2.作者简介:刘绍棠(1936—1997)我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品有《京门脸子》《蒲柳人家》《青枝绿叶》等。

3.默读思考: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表达出作者对田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明确:文章重点写了田老师如何教一首小诗。他以诗为内容,编一段故事,讲得娓娓动听,让孩子“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这些故事,犹如春雨点点入地,在作者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足见启蒙老师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4.说说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生难忘”结尾的妙处。

明确: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恩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

5.读完《老师领进门》,你是否也想起了自己的某位老师?他(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交流)

6.教师小结:文章用深情的回忆、具体的事例说明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一个优秀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叙述生动,行文简洁,是本文的特色。

三、学习《作文上的红双圈》

1.出示《老师领进门》自读要求:

(1)这篇课文主要回忆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对作者的文学之路有什么影响?

(2)从九十八个红双圈,你想到了什么?

(3)你的小学生活中是否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