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基础模块下册.doc
文件大小:46.5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5.68千字
文档摘要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本内涵。

2.赏析通俗准确、饱含感情的语言,体会观点鲜明、态度坚决的语言风格。

3.领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表达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我们的领土,大量的赔偿。国家积贫积弱、人民毫无尊严,任人宰割....

中国外交官被警察殴打,长长的鞭子被拴在柱子上像狗一样被围观,这是1903年的中国;

中国人在国外的公交车上没有坐下来的权利,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种都不如,这是一百年前的中国;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是近代的中国;

我们被称为猪仔、支那人、东亚病夫......

我们被侮辱、践踏、毫无尊严......

法国拿破仑曾经说:中国是沉睡的雄狮,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召开,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是中华民族用近一个世纪的不懈奋斗赢得的。今天,我们就跟着课文重回会议现场,一起重温毛泽东这篇开幕词吧。

二、作者简介

中国历史上无法超越的伟人,世界史上的奇迹。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诗人、词人、书法家、哲学家、历史学家。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没有他,中国不知道要在黑暗里摸索到何时。美国空军学院专门有他的画像、研究他的军事思想,美国八位总统对他做出高度评价。

听闻毛主席逝世,53个国家降下半旗!

联合国大会主席高度评价他,“他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一)超级经济大师

毛泽东主席接手的新中国,可谓千疮百孔,遍体鳞伤。他仅用了20年时间,就让中国走完了西方200年的工业化里程;仅用20年,他就为中国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与国防工业体系。他圆寂时,我国的工业总产值已居世界第三,直逼世界第二的西德。他去世的时候,国库里留下了粮食5000亿斤;金库里留下了黄金600吨。可以说,毛主席时代为我们的改革开放打下的坚实的基础!

(二)杰出的军事家

若谈军事,恐怕世界史上没有一个人是他的对手:他没上过一天军事院校,他只有中专的文化水平,却能带兵打下江山;他没看过《孙子兵法》,却指挥了4次反蒋介石的围剿并取得完胜;他以区区4万人和日本斗了8年,终于“缚住苍龙”把倭寇赶回了老家;他以100万军队对国民党800万,仅仅三年就斗倒蒋介石,取得了全国的解放;在国门之外的朝鲜半岛,他以1国对16国,大败美英法联军,由此,世界华人才真正昂起头来。

(三)政治中的巨人

毛主席的历史地位是大浪淘沙淘出来的。他在书房中接见美国总统,他在游泳池边接见赫鲁晓夫。在那红火的年代,日本首相、英国女皇、法国总统、德国总理......潮水般地涌进他的书屋争相朝拜,许多国家元首没能受到接见,回去的路上一直泪流满面......而他的逝世,更是惊天动地:在他逝世后的10天里,共有123个国家的政府和首脑向中国政府发来了唁电或唁函,105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他们的代表到中国使馆吊唁,53个国家降半旗致哀……更是史无前例。全国人民都悲痛哭泣,与对待自己已故的上人没有两样。

(四)杰出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毛主席是杰出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毛主席有句著名的话:“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只有他,才真正做到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周总理说:“在我们党内,只有毛主席,才能斗倒蒋介石。只有毛主席,才是美国和苏联畏惧的强大对手。”叶剑英同学也说:“只有毛主席,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解难有术,能把我们这些人聚拢起来,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干掉蒋介石,建立新中国。”

(五)诗词大气磅礴,无人能敌

他的诗词,王者之作,气势恢宏,气吞山河,李白杜甫也望尘莫及,是一种心系天下苍生的大爱,有菩萨的境界!

(六)狂草书法洒脱浪漫

他的书法,气吞宇内,大气磅礴,不拘一格,自成一家,有浓郁的洒脱和浪漫气息!

(七)伟大的历史学家

毛主席看历史不是看白话文,而是看线装的、不带断句的古文版本,仅从这点就足以看出他古文功底之深厚。的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子!毛主席对中国古代帝王的评价慧眼独具,毛主席深刻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独具一格的见解,至少1840年以来的历史如何认识就是主席一人的划分,是当之无愧的历史学家。

(八)伟大的哲学家

毛主席继承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恰到好处。

毛主席的每部作品(比如矛盾论、实践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论十大关系),甚至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

(九)伟大的预言家

当他还是个小青年时,曾预言:“中日之间20年内必有一战!”果不其然:不多不少20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响起了,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