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19.82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好处。

2.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

3.朗读、背诵关于“理”的3条谚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识字新方法

教学难点:

1.有关“理”的谚语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出示本单元的四个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聆听学习伙伴的阅读感受。

2.请学生畅谈学习童话故事的感受和收获

3.老师适时总结出童话的特点并介绍其他童话故事供学生阅读

二、识字加油站

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读准字音

2.教师重点提醒并带读:“申”是前鼻音;“宗”平舌音,后鼻音;“召”是翘舌音;“孝”是三拼音

3.师生合作读,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1)读音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2)前面一个是形声字

4.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新字,如“伸”—“亻”=“申”。用这样的方法选择两组说一说、认一认

5.总结出识字方法,并指导学生用新的方法识字。

三、日积月累

1.复习已经学过的3条谚语。

2.听录音,读谚语,引导学生发现都与“理”有关。

3.理解谚语的意思:

(1)第1句:理解“灯”“拨”“辩”等重点字的意思

(2)第2句:抓有理会怎样,无理又会怎样去理解

(3)第3句:理解“一时”和“万古”

4.指导学生背诵谚语:借助填空试背

5.推荐积累课外关于道理的谚语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交流了阅读童话故事的收获,学习了利用形声字特点,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生字,又学习了三句关于道理的谚语,知道了理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

1.读一读识字加油站中的生字和词语

2.背一背三句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