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备课笔记
年级
三
学科
数学
主备教师
复备教师
课题
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
教材及课标分析
教材第70-74页。笔算乘法与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其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因此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乘法的难点。
学情分析
是在学生已经熟练的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的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部分。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估算,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使学生认识到估算的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掌握估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乘除混合运算。
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解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
课件口算卡片
学生
小棒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建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师借助乘法计算解决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生活中哪些问题是需要乘法解决的?你能正确解答吗?
学生计算
二、
探究新知
教学例7.
师:每张门票8元,有29人参观,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师:这道题只要知道29×8的结果比250大还是小就可以了,不必算出精确结果,因此我们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也就是看29×8大约等于多少。
教师到各小组巡视,及时指导、点拨学生。
师:同学们想得很好。29×8大于等于240,“大约等于”写成数学符号就是“≈”,这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所以29×8≈240
板书:29×8≈30×8=240(元)
教学例2.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道稍复杂一点的问题,然后说说你的想法。(课件出示第71页例8)
师:究竟算得对不对呢?你们检验了没有?
师:对!我么一定要记住解答完之后要进行检验,才能有效提高我们解解题的正确率。想一想,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教学例9.
师:妈妈在买碗的过程中又遇到问题了,你能帮忙解决吗?试一试。(出示例9)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们的解答策略,说说你的想法吧。
师:同学们,讲得有理有据,真棒!继续努力!
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
学生可以再小组内讨论,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集体交流:因为29接近30这个整十数,所以我们把29看成30,用30×8=240,所以29×8大约等于240.
生1: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理解问题。
生2:求买8个同样的碗用多少钱,就需要先算一个碗多少钱,再算8个同样的碗多少钱。
生3:一个碗的价钱就是18÷3=6(元),8个同样的碗的价钱就是6×8=48(元)。
生4:也可以列成综合算式18÷3×8,结果仍然是8个碗48元钱。
……
生:可以这样检验,买8个碗48元,说明一个碗的价钱是48÷8=6(元),这样3个碗的钱数就是6×3=18(元),说明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生:先算一个碗的价钱18÷3=6(元),再算30元里面有几个6元就可以买几个碗,列式为30÷6=5(个),所以说30元钱可以买5个碗。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首先是画线段图来表示题意的,这样就能比较直观地分析题意了。
生2:根据6元一个碗可以买6个,可以算出总价是6×6=36(元),那么36是9的几倍就可以买几个9元的碗,列式为36÷9=4(个)。
生3:可以列成综合算式6×6÷9,结果也是4个。
生4:我检验过了买4个9元的碗和买6个6元的碗,总价是相同的,都是36元,说明解答是正确的。
……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五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