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
长兴中心校:孙莲红
[摘要]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课堂内容的提升
和综合,是课堂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设计适量有效的作业不仅可以加
深对课内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课内的学习,而且能使学生开阔眼界,
活跃思想,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巩固知识,培养能
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识占主体地位,难以长
时间关注一件事情,加上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依赖心理较强,作业的练
习需要得到家长和老师的指导,如果在作业设计中注意到低年级学生
的以上这些心理特点,进行精心设计,体现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
在做中学,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可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作业设计生活情境低年级可持续发展
正文:
目前教学中,往往是临近放学,老师才慌慌忙忙地走进教室,布
置大量的家庭作业,沉重的书包,繁重的作业,已成了现代小学生
形影不离的“朋友”。学生在极不情愿的情形下勉强接受任务,家庭
作业不但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有效性,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负
面影响。交上来的作业,错得五花八门,批每份作业,都有着不同样
的心情。
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一般都采用配套使用的《一课一练》和《每
日精练》,这些作业基本任务是复习巩固知识,是课本习题重复,(基
本上与课堂作业本的内容形式相近),层次不高,在知识、技能、智
力三个训练层次中,知识层次耗时过多,技能和智力的训练相对薄弱。
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着完全相同的作业,有的吃不饱,有的受不了,
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数学课外作业设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①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
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
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还强调:使学
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
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
②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在提倡“反思”教育,我想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科
学的角度,设计可持续发展的作业。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以人为本,把数学作业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业的设计与
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
个和谐的学习整体,把数学作业设计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
园。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对数学作业设计的一
些尝试和体会。
一、设计的作业应具有操作性
③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正体现了
数学这门学科的操作性。自己通过操作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这不仅
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
密切联系,提高探究实践能力。
[案例1]在学习角的认识之后,可以利用直尺、三角尺画任意大
小的角,还可以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这时对所形成的图形可动手
指一指他的顶点及两条边,进一步体会出从顶点出发,两条边所夹的
部分就是角。还可以让学生动手用两根小棒,和橡皮泥制作活动角,
并发现角的大小与小棒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与两根小棒张开的
程度有关系,两根小棒张开越大,角就越大。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
会发现原来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数学真好玩,也真轻松。
[案例2]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的初步认识之前,可以先让每个
学生动手搭四边形,看到五颜六色的小棒,学生就很开心。从自己搭
的图形中选出正方形和长方形,说出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征,例如,正
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搭的过程,
这样的作业成了一种娱乐,学生乐此不疲,这样获得的知识在学生的
头脑里根深蒂固。
[案例3]如在学习正方体的初步认识之后,可以发给学生颜色不
同,长短不一的小棒,还有大小不同的小球,让每个学生动手搭正方
体,看到好看的小棒,学生很开心,但由于小棒的长短不同,无法搭
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