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感受伟人的爱国情思;;;;;;;;;;;;;;;;;;;;;;;;;;;;;;;;;;;;;;;;;;;;第四单元?第10课;谈话导入;谈话导入;毛泽东简介;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10月1日,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金日成、朴宪永紧急致函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而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
1950年10月19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
;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抗美援朝战争无可争议地表明,“由外国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民的时代,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永远宣告结束了。”
;毛岸英,毛主席的长子。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他也被关进牢房。1936年,他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1946年回到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安葬于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特殊拟定参谋祥瑞
损失锻炼眷恋奔赴
尊重签订踌躇黯然
彭德怀马革裹尸;重点指导;重点指导;重点指导;词语解释;词语解释;多音字;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总结提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第四单元?第10课;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文中的生字词语,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作者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述,体会毛主席的内心世界,感受毛主席作为父亲和领袖的常人情感和伟人胸怀。;课文研读;课文研读;课文研读;a.这次怎么会牺牲了呢?
b.这次怎么会回不来了呢?
c.这次怎么会不能回来了呢?……;课文研读;课文研读;课文研读;课文研读;课文研读;课文研读;课文研读;课文研读;“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透过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谈谈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两个诗句的理解?;;(1)通过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主席的内心世界。;(2)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性格特点。;本文主要记叙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毛主席得知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怀。;能力提升;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3.以下任选其一
(1)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和解放事业,毛主席先后失去了包括毛岸英在内的六位亲人。请你搜集有关资料,并展示给同学们。
(2)学完了课文,我们对于毛主席这一伟人又产生了新的认识。如果有兴趣,同学们可以在学完了这一单元之后办一张关于毛主席的手抄,建议手抄报围绕“普通的伟人”组织材料。
(3)学习本课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来表现做某一件事时的踌躇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