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备课笔记
年级
三
学科
数学
主备教师
复备教师
课题
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课型
新授
教材及课标分析
教材第66-69页。笔算乘法与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其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因此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乘法的难点。
学情分析
是在学生已经熟练的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的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部分。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
1、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2、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和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
课件口算卡片
学生
小棒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建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数学王国里,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数字是什么吗?
师:在数学王国里的特殊数字就是0,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与0有关的乘法计算。
学生计算
二、
探究新知
1、教学例4.(出示课件)
师:你能把图意跟大家说一说吗?先在小组里交流。
师:谁愿意跟大家讲一讲?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么?
师:想一想,0×3=?9×0=?0×0=?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例5.
师:请看下面与0有关的计算问题,你能解决吗?读完题后先说说你的想法。(出示课件)
师:到底是多少呢?尝试自己列竖式计算一下。
组织学生开展交流竖式算法:
604
×8
4832
师:十位上写几?为什么?
教学例6.
(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2)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280×3,也就是求3个280是多少。
(3)先估计一下大约得多少。
280×3≈900,大约得900.
(4)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做。教师巡视时找出两位算法不同的同学进行板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5)比较这两种方法,哪种更简便?
第二种更简便。
(6)概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乘另一个因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总结提升。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
学生猜想。
生:图中有7只小猴子,把它们面前盘子里的桃子都吃光了,问我们7个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
生1:因为每个盘子里都没有桃子,所以每个盘子里的桃子用数字“0”表示,7个盘子就是7个0相加,结果还是0,所以算式是0+0+0+0+0+0+0=0
生2:我觉得可以用乘法计算,因为7个0相加就可以写成0×7=0(个)或7×0=0(个)
生:都得0.我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生:求这个运动场共有多少个座位,就是计算8个604是多少,我们可以把604看做600,那么600×8=4800,所以应该比4800个还多一些。
生:十位上应该是3,因为8与十位上的0相乘还得0,加上个位上进上来的3,所以十位上结果应该写3.
生1:先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由于第一个因数个位上是0,乘3后还得0,所以积的个位上也是0,这个0起占位作用。
生2:把280乘3看成28个十乘3,先算28乘3,所以写竖式时把8和3对齐,得出的84表示84个十,这时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这个0起占位作用。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四习题
板书设计
604
×8
4832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