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三年级上册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doc
文件大小:107.5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1.64千字
文档摘要

学校教师备课笔记

年级

学科

数学

主备教师

复备教师

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课型

新授

教材及课标分析

教材第60页。笔算乘法与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其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因此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乘法的难点。

学情分析

是在学生已经熟练的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的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部分。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

小棒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建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新课导入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

6×24×220×340×2

300×220×450+76+40

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生:我知道了游乐园各种项目的价格。

二、

探究新知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出示教学例1.

师:观察图片,请同学们说出图意,并且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第60页例1情境图)

师:怎样列式呢?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呢?

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盒大约共有多少支?

师: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该怎样算呢?先在小组里交流。

独立思考后与小组内同学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的解题策略,说说你的想法吧。

师:组织学生讨论这几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师: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从刚才讨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合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三个算式组合起来写成一个竖式。教师板书并讲解:

第二个因数要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3乘2得6,表示6个一,写在个位上;再用3去乘十位上的1得3,表示3个十,把3写在十位上(用虚线在个位上写一个0),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就得36.

进一步说明:因为积的十位上的3表示3个10,所以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可以把3直接写在积的十位上。教师再次板书:

12……因数

×3……因数

36……积

可以请学生再说一说乘的过程。

三、总结提升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今天的收获。

生:图中小红、小丽和小明在一起画画儿,他们三人用的是同样的彩笔,已知每盒装12支彩笔,求3盒一共有多少支。

生:12×3,也就是求3个12是多少。

生:把12看成10,用10×3=30,3盒大约共30支。

学生可能会说:

方法一:摆小棒,因为一个因数是12.所以一行摆1捆零2根,因为另一个因数是3,所以摆3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方法二:连加。12+12+12=36.

方法三:分解组合,先算10×3=30,再算2×3=6,然后算30+6=36.

方法四:拆数。①9×3=27,3×3=9,27+9=36

②8×3=24,4×3=12,24+12=36

③7×3=21,5×3=15,21+15=36

④6×3=18,6×3=18,18+18=36

多给学生机会练习叙述思考过程,只要合理就要给与表扬和肯定。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三第1题

板书设计

12……因数

×3……因数

36……积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