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认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PPT教学课件.pptx
文件大小:1.07 MB
总页数:6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1.47万字
文档摘要

第一单元认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目录/contents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概念与特点0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内容0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要求和方法03

学习目标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概念及特点。掌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熟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要求及方法。素养目标养成热爱学前儿童、尊重学前儿童的情感及态度。

引导案例书的诱惑彤彤是一个4岁半的小女孩。虽然她和别的小朋友一样爱玩,但非常热爱读书。原来,彤彤的父母都是文学爱好者,彤彤的妈妈是一名记者,彤彤的爸爸是一名大学语文老师,平时他们一有空就看书。在彤彤1岁时,她的爸爸妈妈就给彤彤买了很多绘本,随意放在家里,她可以随手翻看。但彤彤经常把书翻得乱七八糟,有时候还会撕书,可是她的爸爸妈妈从来不在意这些。慢慢地,彤彤开始喜欢翻看各种各样的书。就这样,在父母的影响下,彤彤在2岁半时,就已经阅读了很多幼儿书籍。分析:案例中彤彤的父母采用了榜样示范法。家长率先示范,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模块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概念与特点01

模块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概念与特点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概念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地成长,对其实施的有关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对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大多数家庭教育专家认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是指学前儿童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影响和教育。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家庭里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学前儿童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广义狭义

知识拓展“家”字释义在古代中国的先秦文献中,“家”“室”“户”“同居”都是表示家庭概念的名称。在古人那里,“家”的含义有二:一是指亲属同居在一个居住单位,如《易·家人》释文曰:“人所居称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家,居也。从宀,豭省声。”清段玉裁注:“本义乃豕之居也……。豢豕之生子最多,故人居聚处借用其字。”二是指共炊共财的生活单位,如《礼记·丧服小记》曰:“同财而祭其祖祢为同居。”在我国,“家庭”与“家族”是分开的,不仅用词不同,内涵也不同。家庭指亲属同居共财的生活单位,范围较小;家族则指同宗而非同居共财的血亲群体,范围较大。

模块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概念与特点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结构、家庭人际关系、家庭观念、家庭活动内容与方式等因素决定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早期性是家庭教育最突出的特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前儿童所养成的行为习惯与家庭息息相关,家庭环境甚至会对学前儿童产生影响。1.早期性教师一般是对学前儿童进行指定内容的教育,而父母对儿童的教育内容较为广泛。2.广泛性教师一般是对学前儿童进行指定内容的教育,而父母对儿童的教育内容较为广泛。3.个体性010203

模块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概念与特点亲密性针对的是家长与子女之间形成的情感纽带,这是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特殊关系所决定的。4.亲密性家庭是学前儿童天然的学校,家长是学前儿童天然的老师。同时,这也决定了家庭教育是伴随自然生活的教育。5.随机性和自然性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家庭教育是最稳定的。学前儿童从托儿所到幼儿园,生活环境、教育内容,以及教师、同伴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家庭的生存空间、教养条件等基本保持稳定。6.持久性和连续性040506

知识链接请不要触碰孩子的三大“底线”就像成年人都有自己的底线一样,孩子也有自己的底线。如果父母挑战了孩子的底线,就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有时表现为故意和大人对着干。那么,孩子们都有哪些“事”是家长不能触及的底线呢?底线1:涉及隐私的事。家长不要公开暴露孩子的隐私。不要以为孩子小,就认为把孩子的隐私说给别人听也无妨。当众暴露孩子的隐私,既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又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从而使孩子不再信任家长,破坏了融洽的亲子关系。底线2:出糗的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肯定有不少出糗的事,比如,穿衣分不清正反面,说话口齿不清,总分不清“灰”和“飞”,唱歌忘词,等等。

知识链接请不要触碰孩子的三大“底线”这些出糗的事家长不应再提,否则会让孩子感到尴尬,也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千万不要把孩子的糗事当笑料,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底线3:干不好的事。有些平常小事,家长认为一般孩子都能做好,而自己的孩子经常做不好,如孩子3岁不会骑童车,4岁不会搭积木等。这些事孩子之所以没有做好,可能是因为孩子发育比同龄孩子慢,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家长过分渲染,就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形成消极的心理暗示,给自己贴上“低能儿”的标签,从而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

模块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内容02

模块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标《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