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与婴幼儿的全面发展项目二
遵循客观规律,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认为,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发现的。婴幼儿身体发展也是如此,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但是由于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的不同,每个孩子的动作发展也有着早和晚、快和慢、笨拙和灵活等各种差别与个性差异。马克思也提出,环境是影响人们思想的主要客观源,人的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思想能够正确地反映外部世界,获得客观真理。晏子也曾说过:“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环境的不同,会造成生长于其中的植物的结果不同。同样地,环境的不同,也会影响生活于其中的人的成长,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思政课堂
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远的。潜移默化是一个非常漫长且缓慢的过程,大多数人不易察觉,而且一旦习惯了所处的环境,就不大会去做出改变,向更好的环境迁移。影响深远意味着环境的选择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俗话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人的成长环境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人0~3岁时,对其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环境。在家庭中,子女对于家长的言行耳濡目染,必然会效仿。所以,父母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父母的志趣、爱好、言行等都会对婴幼儿的成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思政课堂
对于父母而言,虽然不能选择出身,但是可以改变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而不断做出努力。父母要选择高质量的陪伴方式,让孩子从小受到家庭氛围的良好熏陶,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之慢慢地养成勤俭持家的品德;教导孩子待人接物有礼且不卑不亢,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使之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先学习爱自己,再学习爱他人。因此,在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婴幼儿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同时,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遵循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与营造良好的环境、形成科学的态度统一起来,实现婴幼儿全面、自由的发展。思政课堂
知识目标:(1)了解婴幼儿身体动作、智力、情绪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相关概念。(2)能够正确地掌握婴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能根据婴幼儿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改进措施。(3)能够正确地掌握婴幼儿智力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多元智力发展的基本理论,并能根据婴幼儿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改进措施。(4)能够正确地掌握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征,并能根据婴幼儿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改进措施。(5)能够正确地掌握婴幼儿社会发展的特征,并能根据婴幼儿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学习目标
素养目标:(1)形成正确的亲子教育观和职业认知。(2)提升亲子教育的理论素养。学习目标
目录CONTENTS任务一了解亲子教育与婴幼儿身体动作发展任务二了解亲子教育与婴幼儿智力发展任务三了解亲子教育与婴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发展任务四了解亲子教育与婴幼儿社会性发展
了解亲子教育与婴幼儿身体动作发展任务一
任务目标在了解婴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与特点、掌握婴幼儿动作发展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婴幼儿发展的情况提出合理的亲子教育方法,促进婴幼儿身体动作的发展;具备知幼儿、爱幼儿的职业素养。任务一了解亲子教育与婴幼儿身体动作发展
任务一了解亲子教育与婴幼儿身体动作发展抱多了,动作发育迟缓在养育路上,幼儿很少缺乏爱。但你是否想过,有时候你会爱“错”了或爱“过”了?现实中这样的幼儿还真不少。3个月大的冬冬在医院做儿童保健,医生发现冬冬的脑袋还不能立起来,抬起来几秒钟很快就无力地低下去了,这表明冬冬出现了动作发育轻度迟缓。最后,确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竟然是“被抱得太多了”。案例导入
原来冬冬出生后,全家人恨不得一天到晚抱着,很少让冬冬在床上自由活动,并且听说太早竖抱会影响幼儿的脊柱发育,所以在抱冬冬时都坚持一个姿势——平抱。思考:请根据案例谈一谈多抱幼儿导致其动作发育迟缓的原因。案例导入任务一了解亲子教育与婴幼儿身体动作发展
任务一了解亲子教育与婴幼儿身体动作发展一、婴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与特点(一)婴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1.婴幼儿身体发育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为了便于研究和保健,这个过程又可被分为若干个阶段。这些阶段之间相互联系,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发育的基础,后一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发育的延续,如果前面阶段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后面阶段的发育。婴儿动作的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抬头、翻身、坐、滚、爬、走等动作是婴儿动作发育的几个阶段,如果没有让婴儿在爬的阶段得到锻炼,婴儿就较难掌握走路的方法,走路时就容易摔倒。
任务一了解亲子教育与婴幼儿身体动作发展2.婴幼儿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