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端午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日期:
演讲人:
目录
01
端午节基本认知
02
防溺水安全教育
03
交通安全提示
04
居家安全隐患
05
饮食健康管理
06
应急联系机制
端午节基本认知
01
传统节日由来简介
端午节起源
起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节地位
端午节文化内涵
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在中国及汉字文化圈国家具有广泛影响。
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传承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
1
2
3
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
纪念意义
假期活动特点说明
纪念意义
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
娱乐与社交
端午节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娱乐和社交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等,增进友谊和亲情。
端午节期间,人们会进行一些水上活动,如赛龙舟等,需要加强安全意识,预防溺水等意外伤害的发生。
安全防护必要性
预防意外伤害
粽子等节日食品在制作和食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食品中毒等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
端午节期间,人们出行频繁,需要加强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交通安全
防溺水安全教育
02
远离陌生水域警示
强调陌生水域的潜在危险
绝不允许孩子们在没有成人陪同的情况下靠近陌生水域,包括池塘、河流、湖泊等。
01
告诉孩子们,在没有得到家长或老师明确许可的情况下,不允许私自下水游泳或玩水。
02
强调安全警示标志的重要性
教育孩子们认识并遵守各类安全警示标志,特别是在水域附近。
03
禁止擅自下水游泳
家长全程监护要求
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
在水域附近,家长必须时刻保持对孩子的视线关注,确保孩子处于安全范围内。
01
家长应掌握救生技能
鼓励家长学习基本的救生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02
家长应做好应急准备
在水域附近游玩时,家长应准备好救生设备,如救生圈、绳索等,以备不时之需。
03
演示如何正确抛投救生圈,并教育孩子们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抓住救生圈。
救生圈的正确使用方法
演示如何利用绳索进行救援,包括如何系结、如何投掷等。
绳索的正确使用方法
向孩子们展示如何正确穿着救生衣,并强调在水上活动时必须穿着救生衣。
救生衣的穿着与使用
救生设备使用演示
交通安全提示
03
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确保儿童乘车时使用合适的儿童安全座椅,并正确固定。
系好安全带
无论是乘坐私家车还是公共交通工具,都要提醒孩子系好安全带。
不要在车内玩耍
教育孩子乘车时不要随意在车内走动或玩耍,以免影响驾驶员注意力。
遵守交通规则
引导孩子认识并遵守交通规则,如不闯红灯、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等。
儿童乘车安全规范
步行外出注意事项
步行外出注意事项
走人行道
远离危险区域
不乱穿马路
跟随大人
告诉孩子过马路时要走人行道,并注意观察交通状况。
教育孩子不要随意横穿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走斑马线或过街天桥。
提醒孩子远离交通繁忙或存在危险隐患的区域,如施工工地、车辆密集区等。
外出时,要紧跟大人,不要独自行动,以免走失或发生意外。
交通信号识别训练
识别红绿灯
教孩子认识红绿灯,了解交通信号灯的含义,做到“红灯停、绿灯行”。
认识交通标志
引导孩子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如禁止通行、限速标志等,以便在道路上正确行驶。
听从交警指挥
教育孩子听从交警的指挥,不要随意穿越马路或闯红灯。
遵守交通规则
强调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确保自身安全。
居家安全隐患
04
厨房用具禁触提醒
放置于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孩子意外割伤。
刀具、剪刀等锋利物品
告诉孩子这些物品会发热,不要靠近或触摸,以防烫伤。
热水壶、电饭煲等电器
确保煤气阀门关闭,避免孩子误开煤气导致中毒或火灾。
煤气灶具
电器插座防护措施
电器使用
将插座安装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或使用安全插座盖进行遮挡。
触电预防
插座安装
将插座安装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或使用安全插座盖进行遮挡。
将插座安装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或使用安全插座盖进行遮挡。
门窗跌落预防方法
门窗关闭
确保窗户和阳台门处于关闭状态,防止孩子攀爬导致跌落。
01
在窗户和阳台门处安装防护栏,确保孩子无法通过。
02
教育孩子
告诉孩子不要攀爬门窗,不要将头和身体伸出窗外。
03
防护措施
饮食健康管理
05
粽子食用注意事项
粽子食用量控制
粽子是端午节传统食品,但不易消化,孩子食用要适量。
01
粽子搭配
吃粽子时可搭配蔬菜、水果等易消化食物,帮助肠胃蠕动。
02
粽子加热
粽子应加热后食用,避免冷凉食物刺激孩子肠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