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保护牙齿
目录
02
牙齿结构知识
01
牙齿功能认知
03
护牙重要性解析
04
正确刷牙方法
05
饮食习惯培养
06
互动环节设计
01
牙齿功能认知
Chapter
咀嚼食物基础作用
咀嚼食物帮助消化
牙齿将食物咀嚼成小块,增加食物与消化酶接触面积,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01
咀嚼动作能刺激颌骨生长,使口腔和颌面部得到正常发育。
02
咀嚼食物锻炼口腔肌肉
牙齿咀嚼食物时,口腔肌肉得到锻炼,有助于发音和表情的丰富。
03
咀嚼食物促进颌骨发育
牙齿与舌头、嘴唇等发音器官密切配合,辅助正确发音,使语言更加清晰。
发音准确
牙齿排列整齐,有助于发音准确,避免口齿不清的问题。
口齿清晰
牙齿健康的人更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有助于提高社交能力。
语言表达
辅助发音重要性
面部发育支撑功能
支撑面部轮廓
牙齿对面部软组织和骨骼起到支撑作用,影响面部轮廓的美观。
01
维持口腔空间
牙齿排列整齐,能够维持口腔的正常空间,有利于舌头、嘴唇等发音器官的协调。
02
保持面部平衡
牙齿对面部的对称性起到重要作用,缺牙或牙齿排列不整齐可能导致面部失衡。
03
02
牙齿结构知识
Chapter
组成
牙齿由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组成,牙冠是牙齿的咀嚼部分,牙颈是牙冠与牙根之间的连接部分,牙根则固定在牙槽骨中。
分类
根据牙齿的形态和功能,可将牙齿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四类,分别起到切割、撕咬、捣碎和磨碎食物的作用。
牙齿组成与分类
乳牙与恒牙区别
乳牙与恒牙区别
牙体形态
牙根形态
牙冠形态
替换过程
乳牙体积较小,颜色较白,恒牙体积较大,颜色偏黄。
乳牙牙冠较短,恒牙牙冠较长,且牙冠表面有许多凹凸不平的沟壑,利于磨碎食物。
乳牙牙根较短,恒牙牙根较长,恒牙牙根粗壮有力,能更好地承受咀嚼压力。
乳牙在恒牙萌出时逐渐被吸收并脱落,而恒牙则在乳牙脱落后逐渐长齐。
牙菌斑定义
牙菌斑是口腔内细菌与食物残渣混合后形成的软垢,是龋齿和牙周病的主要病因。
牙菌斑形成原理
牙菌斑形成过程
牙菌斑的形成需要口腔内的细菌、食物残渣、唾液和牙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细菌在牙面上附着、繁殖,形成菌落,并与食物残渣和唾液中的成分相互作用,逐渐形成牙菌斑。
牙菌斑的危害
牙菌斑中的细菌会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导致龋齿;同时,牙菌斑还会刺激牙龈,引起牙龈炎、牙周炎等牙周疾病。
03
护牙重要性解析
Chapter
蛀牙危害预防
乳牙龋齿
乳牙是孩子最初的牙齿,如果不注意保护,容易患龋齿,影响孩子的咀嚼和发音。
01
恒牙发育不良
乳牙龋齿不及时治疗,可能影响恒牙的发育,导致恒牙排列不齐、畸形等问题。
02
牙齿疼痛
蛀牙会导致牙齿疼痛,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饮食,严重时可能导致孩子拒食、偏食等问题。
03
口腔是细菌滋生的场所,如果不及时清洁,细菌可能进入血液,引发全身感染。
口腔健康关联全身
细菌传播
口腔疾病与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如龋齿、牙周病等可能引发鼻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呼吸道疾病
口腔问题也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如龋齿可能导致咀嚼不充分,增加胃肠负担,引发消化不良等问题。
消化系统疾病
牙齿美观影响社交
自信心受挫
牙齿不整齐、发黄等问题可能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在与人交往时产生自卑心理。
01
牙齿问题可能导致孩子不愿意与人交流,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02
形象受损
牙齿是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牙齿不好,可能给人留下不良印象,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
03
社交障碍
04
正确刷牙方法
Chapter
刷牙齿外表面
将牙刷头放在牙齿和牙龈交界处,呈45度角,轻轻颤动并向下刷,每次刷2-3颗牙。
刷牙齿内表面
将牙刷头竖起来,沿着牙缝上下刷动,注意刷到牙缝深处。
刷牙齿咬合面
将牙刷头平放在牙齿咬合面上,轻轻刷动,注意刷掉食物残渣和菌斑。
刷舌头表面
用牙刷轻轻刷洗舌头表面,去除舌苔和细菌。
巴氏刷牙法步骤
选择软毛、小头、刷毛硬度适中的牙刷,以免损伤牙齿和牙龈。
牙刷选择
选择含氟牙膏,氟化物可以有效预防龋齿,同时要注意牙膏的用量,不宜过多。
牙膏选择
可以使用牙线、牙缝刷等辅助工具,清洁牙缝和难以刷到的部位。
辅助工具
刷牙工具选择标准
刷牙时间与频率
01
刷牙时间
每次刷牙应持续2-3分钟,确保每个牙齿都得到充分清洁。
02
刷牙频率
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早晚各一次,如有需要可在餐后加刷一次。同时要注意定期更换牙刷,一般建议每三个月更换一次。
05
饮食习惯培养
Chapter
有益牙齿食物推荐
高纤维食物
如芹菜、胡萝卜、苹果等,有助于牙齿清洁。
01
如牛奶、酸奶、小鱼干等,有助于牙齿钙化。
02
富含维生素食物
如柑橘、草莓等水果,有助于牙齿健康。
03
富含钙质食物
限制高糖摄入原则
避免频繁进食高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