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社会互动理论下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问题与对策.pdf
文件大小:2.15 M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1.19万字
文档摘要

教育论坛科学咨询第期总第期

6(828)

社会互动理论下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问题与对策

张艳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0)

摘要: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研究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前教育高质量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研

究表明,社会互动理论下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问题:对幼儿教育符号意义认识不一致使其职业认知不清晰;互动

模式影响其对所属群体的归属感,继而影响职业认同;角色扮演失调引起的职业认同危机;劳动与交换不平衡影

响其职业接纳;功利性的社会交换影响职业认同建构;参照群体的行为与态度影响职业认同感。在此基础上,提

出建构职业认同的路径为:运用有意味的符号与多元主体互动;在多重角色扮演中保持平衡;实现高质量的社会

交换;在与参照群体的比较评价中提升职业认同感。

关键词:社会互动理论;幼儿教师;职业认同

幼儿教师作为决定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其内涵,分别从各分支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角色理

职业认同有利于自身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促进专业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参照理论解读为:幼儿教师通

发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教师职业认同指作为教师过运用有意义的符号与多元主体互动,在扮演复杂多

职业的个体对于教师这一制度性的身份发自内心地接样的社会角色中把握平衡,在相对高质量的社会交换

[1]

纳。社会互动理论从微观层面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互过程中建构职业认同。

动关系以及在互动过程中个体对有寓意符号的定义、二、社会互动理论下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问

理解与运用,通过互动过程产生自我认同、明确自身角题及原因分析

[2]

色、实现个体身份的社会化。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是(一)符号互动论下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

幼儿教师自我在与幼儿、幼儿家长、同事等多元主体社首先,幼儿教师与多元主体对幼儿教育符号意义

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发展并完善的。基于此,本认识不一致产生的职业认知不清晰。人与人之间的互

文从社会互动理论出发寻找理论支撑,探讨幼儿教师动实际是通过符号进行的,同时每个个体对于同一符

职业认同的问题、原因与解决路径。号的理解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幼儿教师之间、幼儿与

一、社会互动理论下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家长之间对于幼儿教育意义的理解和幼儿教育价值的

内涵理解不同,即对幼儿教育的符号理解不一致,这将影响

不同学者对于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理解因幼儿教育相关主体的行动表现。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仍

研究背景的不同而不一致。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在结果然面对着以幼儿教育小学化为主的符号互动。幼儿教

上指幼儿教师对于自身职业的内在接纳,表现为积极育是以活动和游戏为中心的符号互动,其在教师之间

[3]

主动地投身于幼儿教育工作。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在虽然是被大致认可的,但是幼儿家长不接受。幼儿教育

结构维度的划分上体现自我认同的特点,包括认知、情小学化的符号是在幼儿教育中长期存在的一隐性行为

[4]

感、意志和行为趋向。职业认同在过程上体现为幼儿规则。虽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

教师在特定的职业情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