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教育性教学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2
4
5
1
3
6
日常生活安全教育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
活动安全规范
家校协同共育机制
紧急情况应对
教学策略实施
01
日常生活安全教育
进餐防烫伤操作规范
餐前准备
提醒幼儿餐前洗手,避免烫伤危险。教师需确保食物温度适宜,避免过热。
01
进餐过程
教育幼儿不要急于吃热食,学会吹凉食物再入口。使用餐具时,要握紧手柄,避免滑落烫伤。
02
餐后整理
指导幼儿将餐具放置在安全位置,避免碰翻导致烫伤。教育幼儿不要随意触碰热源,如炉灶等。
03
午睡防窒息注意事项
睡前检查
衣物穿着
睡姿调整
检查幼儿口、鼻、耳等部位是否有异物,避免堵塞呼吸道。检查床铺是否有尖锐物品,防止刺伤。
教育幼儿不要蒙头睡觉,避免窒息危险。教师应定期巡视,及时纠正幼儿不良睡姿。
提醒幼儿不要穿着过紧或过厚的衣物午睡,以免导致呼吸不畅。教育幼儿不要将小物件带入被窝,避免窒息风险。
如厕防滑倒行为引导
如厕过程
教育幼儿如厕前需排队等候,避免拥挤导致摔倒。教师应确保厕所地面干燥、防滑,避免滑倒事故。
如厕后整理
如厕前准备
指导幼儿站稳脚跟,双手抓住扶手,确保安全。教育幼儿不要过于靠近便池边缘,以免失去平衡。
教育幼儿如厕后要及时冲水,保持厕所卫生。提醒幼儿注意厕所地面湿滑,避免滑倒摔伤。
02
活动安全规范
穿着适当
确保幼儿穿着舒适、合身的衣物,避免穿戴过多或过少,以防受伤或受寒。
安全检查
活动前对活动场地、设施及器械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监督与陪伴
教师需全程监督幼儿活动,确保幼儿始终处于视线范围内,并随时准备提供帮助。
安全教育
向幼儿传授基本的安全知识,如识别危险、遵守规则等,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户外活动防护要点
游戏器材使用准则
选择适合年龄的游戏器材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体能,选择适合他们的游戏器材,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危险的器材。
正确使用器材
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游戏器材,确保他们了解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与维护
定期对游戏器材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器材的完好和安全性。
监督使用过程
教师在幼儿使用游戏器材时需密切关注,及时纠正不当行为,预防事故发生。
集体活动秩序管理
集体活动秩序管理
制定活动计划
分组进行活动
强调规则意识
秩序井然
提前制定详细的集体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标、内容及步骤,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在活动前向幼儿强调活动规则,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根据幼儿的特点和能力,将他们分成小组进行活动,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指导。
在活动中保持秩序,防止幼儿拥挤、争抢或打闹,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03
紧急情况应对
火灾逃生演练流程
教育幼儿认识火灾报警的声音和标志,让他们知道发生火灾时要迅速逃离。
火灾报警
逃生路线
逃生技巧
集合地点
制定并熟悉逃生路线,确保幼儿知道从教室到安全出口的最短路线。
教育幼儿逃生时要保持冷静,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匍匐前进,避免吸入烟雾。
确定安全的集合地点,确保所有幼儿和工作人员都能迅速到达并集中。
教育幼儿识别地震预警信号,并采取迅速避险的动作。
教育幼儿在地震时采取正确的躲避姿势,如躲到桌子下、墙角等坚固的地方,护住头部和颈部。
确定地震疏散路线,确保幼儿知道在地震后如何迅速、安全地撤离到空旷地带。
教育幼儿疏散后在指定地点集合,等待老师或工作人员的指示。
地震避险动作示范
地震预警
躲避姿势
疏散路线
疏散后的集合
简单急救知识普及
止血包扎
教育幼儿简单的止血和包扎方法,如用干净的布或绷带包扎伤口。
02
04
03
01
应急电话
让幼儿熟记急救电话,如120、119等,并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拨打这些电话。
呼吸急救
教育幼儿如何识别窒息和呼吸困难,并学习简单的急救方法,如背部拍击、海姆立克急救法等。
常见伤害处理
教育幼儿如何处理常见的伤害,如跌倒、烫伤、触电等,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04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
设施锐角防护措施
定期检查
对所有可能存在锐角的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包括桌椅、玩具、门窗等,确保其边缘光滑,无尖锐突出。
01
防护措施
对于无法避免锐角的设施,采取防护措施,如加装防撞条、防撞角等,以降低孩子受伤风险。
02
安全教育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教育他们远离危险物品,避免在玩耍时发生碰撞。
03
危险物品应存放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如专用储物柜或高处。
存放位置
危险物品应加贴醒目标识,以便孩子识别并远离。
标识醒目
对于可能对孩子构成严重危害的物品,应加锁保管,避免孩子误取。
安全上锁
危险物品存放标准
监控盲区整改方案
定期检查监控设备
对所有监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出现故障。
01
针对监控盲区,增加监控设备或调整监控角度,确保幼儿园内无死角。
02
加强巡视
安排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