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学前教育学》第八章 对所有幼儿因人施教.pptx
文件大小:2.99 MB
总页数:4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教师应允许和接受儿童各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深入了解每个儿童的特点、兴趣、爱好等,针对不同需要提供不同的帮助,在学习方法、速度和成果方面应有不同的要求和期望,使全班儿童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2)既然“因材施教”与“因人施教”两者的本质含义相同,那么为什么要用“因人施教”代替众所周知的“因材施教”呢?对此,有学者认为“因材施教”的“‘材’有‘才’之义,‘材’是教育的终点,而不是起点。教育的起点是‘人’,是普普通通的、存在个体特点的儿童,通过施教达到教育的终点——使人成材。;;3.正确理解“因人施教”
(1)因人施教的理念是从选择适合于教育的儿童转向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