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初步把握课文的内容。
3.能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明朗”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能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明朗”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明朗”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感知美
1.结合季节特点,导入新课:“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2.指导读课题:在读比较长的题目时,注意中间适当停顿。讲解“铺”、“泥”两个生字。
3.回忆《树之歌》感受梧桐叶和手掌的相似。读完课题,谁能说说金色巴掌是什么?
二、读词赏句,发现美
1.初读课文,明确学习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读通句子。
思考“我”在上学的路上观察到哪些景物,边读边圈出词语。
2.学生交流景物。
3.初读正音,查字典判断多音字“粘”。
4.朗读词语,想象画面。
5.师生合作读词组,整体感知课文。
三、入情入境,理解美
1.再次朗读1-4自然段,找一找不理解的词语,把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2.学生提出难懂的词语,顺学而导解答疑难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阳光照射下的梧桐叶。
理解“明朗”,感受雨后秋景之美
概括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组词法、偏旁表意、查字典、联系上下文
朗读教学,想象画面,多种形式读出美景。
四、任务驱动,推荐美
1.出示要求:身边的秋景也能够入画,秋日画展请我们推荐身边的最美秋景,雨后的小水洼也别有一番美丽。谁能说说推荐词?
2.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按照出示的格式进行练说。
3.学生代表发言。
五、观察分类,书写美
1.出示所有会认字,观察。
2.学生说出发现,分类展示。
3.讲解“规”“夫”做偏旁后,书写发生变化。引入《语文园地二》中“书写提示”:横画要写得平稳,书画要写得端正,做到横平竖直。
4.学生练写,展示评价。
5.小结课堂,布置作业:这篇课文中还有许多值得推荐的美景,这些美景就是通过优美的词语传达给我们的,请分享你刚刚画出的喜欢的句子,然后选择一句最美的,抄在你的积累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