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
文件大小:65.5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2.48千字
文档摘要

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主备教师

复备教师

课题

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是学生对数认识的一次扩展,也进一步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学习,能加强学生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身边一些数据的意义,这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学情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一般具有接触面广、独立性增强、善于观察和发现、乐于动手操作等特点,而且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系统的学习过了万以内的整数。

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策略分析

创设情境法: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2.引导探究法:?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让学生牢固掌握。

课前准备

教师

图片和计数器

学生

计数器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1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学生自由谈

以组为单位按要求数数

复习所学的数的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北京市人口:人

请学生试着读一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请学生一万一万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略)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数

观察图片,试着读数。

10个一千是一万

拨回去,在万位上拨一个珠子。

10个一万是十万

在十万位上拨1个珠子。

同桌互相数数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全班交流。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关系。

说出数位顺序表数位数级

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认识大数的需要,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知道数级、数位。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数位。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巩固新知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的1题数数

2、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3、练习一的第1题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做一个数位顺序表

学生说出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学生两人一组,按要求数数,互相检查。

学生举例说明

通过数数,理解并掌握计数规律。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