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课件)高一政治上学期课件(统编版必修1).pptx
文件大小:111.42 MB
总页数:3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6.93千字
文档摘要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总议题: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节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环节二:在理论上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节三:在实践中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环节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议学情境:探究与分享一:结合材料思考,并交流分享。1.结合议学情境,说说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谁在什么时候提出的?有何意义?

议学提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议学提示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式上提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提出: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及意义1.是什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

社会主义它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别的什么社会制度,它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或者其他制度的国家,在社会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鲜明的中国特色它要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必须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既不落后于实际,也不超越实际。拓展延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层含义

探究与分享二:结合材料思考,并交流分享。1.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的时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取得了哪些理论创新成果?2.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P36—37,分析这些理论成果回答的时代之问、主要内容和历史贡献。环节二:在理论上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议学情境: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七大1945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五大1997十六大2002十七大2007科学发展观十九大201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议学提示一: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形成的思想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内。

分组讨论:阅读教材P36—37,完成下列表格。理论形成时间主要代表主要问题(主题)重大意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小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坚持和发展理论形成时间主要代表主要问题(主题)重大意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的十六大以后党的十八大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立坚持发展四个理论都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的基础上,面对新问题,不断回应问题,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果,所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环节三:在实践中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情境一:

环节三:在实践中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直接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021年4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的讲话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2018年9月10日,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