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3.1苯的结构与性质 课件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pptx
文件大小:151.2 MB
总页数:3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6.88千字
文档摘要

第二章烃

第1课时苯

【课程学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

1.了解苯的分子结构及成键特征,了解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发

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核心素养。

2.认识苯及其同系物的性质及应用。

3.认识有机物分子中基团之间的影响,发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学科核心素养。

芳香烃:分子中含有苯

环的碳氢化合物。

柑橘类水果表面凹凸不平,密密麻麻分布着许多小孔,这些小孔可

产生芳香烃,可溶解橡胶。

从生产煤气的原料中1834年,德国科学家1861年,奥地利化

制备出煤气之后,剩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学家洛施密特提出

下一种油状的液体,法苯甲酸和石灰的混合苯具有环状结构。

拉第是第一位对这种物,得到了与法拉第

油状液体感兴趣的科所制液体相同的一种

年,德国化学

学家。年,他用液体,并命名为苯。1865

1825家凯库勒提出苯的

蒸馏的方法将这种油

凯库勒式。

状液体进行分离,得

到另一种液体,实际

上就是苯。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等

当时法拉第将这种液人又确定了苯的相对

体称为“氢的重碳化分子质量为78,分子

合物”

式为C6H6。

1865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一次

梦里联想到一条小蛇首尾相咬,他猜测

苯可能由6个碳原子首尾相连,环中碳

原子以单双键相互交替结合而成。为

纪念他在苯环中研究,这一表达式命

名为“凯库勒式”。

凯库勒提出苯的凯库勒式:

(1)苯的六个碳原子形成闭合环状,即平面六边形

(2)每个碳原子均连接一个氢原子

(3)各碳原子间存在着单、双键交替形式

但是,根据凯库勒式给出的苯的结构,还是有很多事实难以得到

解释。例如,根据凯库勒式的单、双键相间的结构,邻二氯苯应该有

如下两种不同的结构:实际上只有一种邻二氯苯

类型碳碳单键苯分子中碳碳键碳碳双键

键长154pm139pm134pm

139pm

120

°120

°

【典例】哪些事实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1.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2.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3.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经测定,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都是139pm

5.经测定,苯环中碳碳键的键能均相等

一.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

①6个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分别与氢原子及相邻碳原子以σ键结合。

键间夹角均为120°,连接成平面正六边形结构,12个原子共面。每个

碳碳键的键长相等(苯分子不含单键也不含双键,碳碳键是一种介于

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都是139pm,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

的键长之间。

②每个碳原子余下的p轨道垂直于碳、氢原子构成的平面,相互平行重

叠形成大π键,均匀地对称分布在苯环平面的上下两侧。(大π键是一种

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大π键

σ键

p轨道

③苯的6个H原子位置等效,苯的一取代物只有一种。核磁共振氢谱有

1组峰。

④所有原子(6个C、6个H)共平面,处于对位的两个碳原子及与它们

相连的两个氢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分子式:C6H6

最简式:CH

球棍模型:

结构式:

空间填充模型:

结构简式:或(鲍林式)

空间构型:平面正六边形分子

二、苯的性质

(一)苯的物理性质

v颜色:无色透明

v气味:特殊芳香气味

v状态: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