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届贵州省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文件大小:3.53 M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6.37千字
文档摘要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2025届贵州省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研究人员采用双路激光方法进行天然硼(B)的核反应实验,该实验中某一过程的核反应方程为:,则该核反应方程中X为()

A. B. C. D.

2.2025年3月10日,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了一通信技术试验卫星。该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该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时为()

A. B. C. D.

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威宁草海是红尾水鸲的栖息地之一。漂浮于草海湖面的一枯木上站有一只红尾水鸲,当它飞离后,枯木上下浮动。枯木的运动可视为竖直方向周期为T的简谐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时刻枯木的加速度为零 B.在时刻枯木的加速度最大

C.在内枯木所受的合力做正功 D.在~内枯木所受的合力做正功

4.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同时从静止出发,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各自的最大速度,然后保持各自的最大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最终同时到达终点。若甲先达到他的最大速度,设甲、乙的最大速度分别是、,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分别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5.某区域内有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在磁场中放一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无限长直导线后,磁感线的分布如图中曲线所示。关于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和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F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向右,F向上 B.B向右,F向下

C.B向左,F向上 D.B向左,F向下

6.如图,倾角可调的货物运输机通过传送带将货物从底端传送到顶端。已知传送带底端到顶端的距离为L,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为保证轻放在传送带上的货物能被传送到顶端,则传送带底端与顶端间的高度差须小于()

A. B.

C. D.

7.如图,轴水平向右,其坐标原点的正上方点放有一正点电荷,、为轴上的两点,各点间的距离满足。现分别用、表示、两点的电势,将、两点的电场强度沿轴方向和垂直于轴方向进行分解,设轴方向的分量分别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多选题

8.炎热的夏天,停在露天停车场的汽车,经暴晒后轮胎内的气体压强较早晨时有所增大。在压强增大的过程中,不考虑轮胎内气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且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轮胎内气体的内能增大

B.轮胎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C.轮胎内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都增大

D.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气体分子与轮胎内壁碰撞的次数不变

9.利用手机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可测出手机的加速度。如图(a),将橡皮筋的左端固定,右端连接放置于水平桌面、质量为150g的手机,保持手机与橡皮筋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向右移动手机使橡皮筋拉伸到一定长度。手机从时无初速释放到时停止运动,其加速度-时间图像如图(b)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时手机的速度最大

B.手机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C.橡皮筋的最大拉力大小为2.1N

D.在0~1s内橡皮筋拉力的冲量大小为0.6

10.如图,在上下无限长平行边界与间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与间的距离为d。直线l垂直于,其上S点处有一点状粒子源,S到的距离为1.5d。粒子源在纸面内向其右侧空间各个方向发射大量带正电粒子,粒子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速度大小相等。从右侧离开磁场区域的所有粒子中,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短的粒子a(图中未标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恰好在直线l上。不计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均为d

B.粒子a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与直线l的夹角为60°

C.粒子a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D.从直线l下方入射的粒子均从直线左侧离开磁场

三、实验题

11.某小组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1)关于此实验的要求及相关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正确答案前的序号)。

①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②钩码的质量必须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③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该小组第一次实验打出了一条纸带,取纸带上某清晰点标为“0”,然后每隔一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为“1、2、……”,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