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届吉林省松原市高三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84.96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9.92千字
文档摘要

高三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尚书·商书·高宗肜日》中记载:“惟天监下民,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即上天会审视他的子民,考察他们是否遵守道义;上天赐予人的寿命有长有短,不是上天故意使人短命,而是有人不顺从天意,断绝了性命。这可以说明我国早期国家

A.崇尚天人感应理论B.已经探明长寿规律

C.呈现政教合一特征D.重视民间道德教化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迁原六国贵族及豪强于关中地区,而在秦末起义浪潮中,各路起义军在势力壮大时,多拥立原六国王室之后为王,如赵、魏、齐等推翻秦朝在当地的统治,实现了复国。这一现象揭示了秦朝

A.未能建构起统一国家的认同B.基层地方治理混乱无序

C.关东与关中的地域矛盾尖锐D.推行暴政导致自身灭亡

3.下表为唐朝时期部分墓志铭的内容。这些记载佐证了当时

来源

出土地点

记载

《王秦客墓志》

今四川泸州

土无耕稼,利在鱼盐

《大唐李府君墓志铭》

今江苏扬州

扬州繁盛,为天下最

《韦泰真墓志》

今河南洛阳

关中失稔。天子思致淮海之粟以实东京

A.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B.经济结构发生剧变

C.政府重视区域经济交流D.关中地区经济衰退

4.元成宗时期,设置中政院,集中管理涉及皇后的相关事宜。皇后掌权后对中政院多施以偏袒,如成宗皇后卜鲁罕充分利用中政院的资源为自己谋求政治利益,甚至操控朝政。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行省体制受到冲击B.男尊女卑局面得到扭转

C.皇后权力失去制约D.内廷机构沦为权力工具

5.乾隆十六年(1751年),朝廷颁布《西藏善后章程》,规定西藏不再设立郡王,藏区噶厦政府需“禀知达赖喇嘛与驻藏大臣等,遵奉指示而行”,朝廷还将在西藏常驻军队。据此可推知,当时西藏

A.原生文明被迫中断B.和谐稳定渐有保障

C.贵族势力难以遏制D.实践分权制衡机制

6.19世纪50年代,南方一些地区出现“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女工几停其半”等现象。时人记载,“中国之织妇机女束手坐困者,奚啻千百万人”。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

A.自然经济已经解体B.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C.纺织工业技术停滞D.被迫卷入世界市场

7.下表为1872~1911年我国商办、官办、官商合办企业发展概况。这反映出当时

1872~1900年

1901~1911年

增长率

商办企业数目

122家

277家

127%

商办企业投资额

2122.65万元

6042.83万元

185%

官办、官商合办企业数目

27家

39家

44%

官办、官商合办企业投资额

2059.83万元

2317.84万元

13%

A.维新变法经济成效日益显现B.民间经济活力逐渐被释放

C.国家经济战略发生根本改变D.自强求富预期目标的达成

8.1921年8月,湖南自修大学正式成立,其建校宗旨为“汲取古代书院与现代学校二者的长处,研究各种学术,以期发明真理,造就人才,使文化普及于平民,学术周流于社会”。可见,当时的中国

A.教育与社会变革相结合B.传统文化日渐衰退

C.文学改良已是大势所趋D.形成社会革命共识

9.全面抗战期间,陇东地区政府组织棉户开办植棉训练班,培训棉农并分赴各乡指导植棉;三边地区政府组织干部学习劳动英雄与生产模范事迹;庆阳地区政府针对妇联工作开办了妇女干部培训班。陕甘宁边区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