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新校(贤岭校区)、老校(文化街校区)
2024-2025学年高三下期05月测试(一)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属于中原龙山文化范畴,如图为山西襄汾陶寺城邑平面图。据此推知,陶寺遗址时期
A.社会分工不明显B.氏族公共墓地初步出现
C.私有制开始产生D.阶级和阶层发生了分化
2.汉武帝时期,桑弘羊主持的财政改革对盐的生产实行民制官收政策,在市内设官吏定点销售,在不设市的小邑和乡村,特准中小商人在交纳重税的条件下分销给消费者。此举意在
A.推动制盐业的繁荣B.统一盐价稳定市场
C.控制盐业增加收入D.打击商人消灭割据
3.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载:“唐代贡举名目虽多,大要可分为进士及明经二科。进士科主文词,高宗、武后以后之新学也;明经科专经术,两晋、北朝以来之旧学也。....故观唐代自高宗、武后以后朝廷及民间重进士而轻明经之记载,则知代表此二科之不同社会阶级在此三百年间升沉转变之概状矣。”唐政府如此做法的目的是
A.繁荣诗歌艺术B.改革选官制度C.打击门阀政治D.发扬光大儒学
4.明代许仲琳在其创作的小说《封神演义》中,将哪吒塑造为童心未泯、率性而为的真人形象。在小说中,哪吒敢于反抗父权和孝道,敢于反抗象征皇权的龙王。这主要说明,明代
A.理学思想受到挑战B.个性解放成为主流思潮
C.心学影响小说传播D.文学作品崇尚自强不息
5.嘉庆道光年间,“粮税费用的增加使得地方上的绅士谋求谈判免税”,而“贫苦的纳税人已被剥夺得精光了”。地方官吏“被迫从私商手中购买稻米,以弥补漕粮定额”。这一现象
A.缓和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B.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发展
C.引发了海运主要任务的改变D.增强了地方财政的自主性
6.在1853年厘金制度出现前,一个木商从赣州到南京累计需缴约12%的税,沿线有4个常关;而在厘金制度下,沿线税卡增加到11个,该商人将缴约45%的厘金税。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A.清廷统治危机加深B.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C.省际长途贸易繁荣D.中央财政权力下移
7.北京大学校歌(1918年)写道“海纳江河,惟学无际;形上谓道,形下谓器”;清华学校校歌(1923年)倡导“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这些内容均体现了
A.道器并重的哲学理念B.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
C.中西合璧的实践路径D.民主科学的社会思潮
8.随着日本侵略者对东北各大城市的占领,中国共产党逐渐把发展党员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农村地区,吸纳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以东北地区的东部为例,到1935年末,党团员成分中,工人成分占10%至15%,雇农占25%至35%,贫农占绝对多数。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动员民众投身民族解放运动B.开始将工作重心转移至农村
C.以“三三制”巩固统一战线D.全面抗战的路线已基本形成
9.1950年11月,陈云在第二次全国财经会议上提出:“经济建设的投资,要规定这样一条原则:对直接与战争有关的军工投资,对财政收入直接有帮助的投资,对稳定市场有密切关系的投资,这三者应该予以满足,除此以外,应加以削减。”当时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复杂的国际环境B.旧中国重工业落后的状况
C.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化的经济模式D.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
10.如图所示为1980-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情况(单位: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图1
A.农村农业税的全面取消B.“杂交水稻”得到大面积推广
C.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1.《汉谟拉比法典》承载着古代巴比伦王国的崛起与繁荣。法典提到了许多非常具体的情况,其中一个是“如果有人雇了一头牛,而狮子在田里杀死了它,那么损失由牛的主人承担。这说明该法典
A.引入了无罪推定原则B.反映了社会阶层结构
C.采用了条件陈述形式D.贯彻了同态复仇习俗
12.在中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