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二地理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风力侵蚀B.地壳运动C.流水堆积D.海浪侵蚀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温度变化B.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C.密度变化D.物质组成
3.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
4.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
A.北移B.南移C.东移D.西移
5.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
A.重力能B.太阳能C.生物能D.电能
6.世界上最大的暖流是()
A.北大西洋暖流B.日本暖流C.墨西哥湾暖流D.巴西暖流
7.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丰富程度取决于()
A.山地的海拔高度和纬度位置B.山地的相对高度和经度位置
C.山地的海拔高度和海陆位置D.山地的相对高度和坡度
8.下列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冲积扇B.河口三角洲C.峡谷D.沙丘
9.岩石圈的范围是()
A.地壳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C.上地幔D.下地幔
10.下列气候类型中,降水集中在夏季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有()
A.煤炭B.土地C.雷电D.森林
2.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有()
A.纬度B.天气状况C.海拔高度D.海陆位置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地球的岩石圈由七大板块拼合而成B.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C.板块内部比较稳定D.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
4.下列属于地质灾害的有()
A.地震B.火山喷发C.泥石流D.洪涝
5.下列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是长波辐射B.地面辐射是短波辐射
C.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D.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6.下列洋流中,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有()
A.东澳大利亚暖流B.秘鲁寒流C.北大西洋暖流D.西澳大利亚寒流
7.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有()
A.气温B.降水C.地形D.人类活动
8.下列自然带中,属于地带性自然带的有()
A.热带雨林带B.温带草原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高山草甸带
9.下列地貌中,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有()
A.风蚀蘑菇B.花岗岩山地C.三角洲D.褶皱山脉
10.下列气候类型中,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有()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2.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3.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4.暖流流经海域盐度比寒流流经海域低。()
5.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与山地所在的纬度、海拔高度密切相关。()
6.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7.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
8.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上。()
9.板块挤压形成海沟、岛弧和山脉。()
10.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答案:原因: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毁林等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危害: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影响农业生产,改变区域降水分布;影响生态系统,导致物种灭绝等。
2.简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答案: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更新;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影响气候等。
3.简述板块运动与地貌的关系。
答案: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高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
4.简述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答案:纬度位置决定太阳辐射,影响气温;海陆位置影响降水和气温;大气环流调节全球热量和水汽分布;地形对气温和降水影响大;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或降温减湿作用。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