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新沂市第三中学高中数学四学案向量的加法.docx
文件大小:45.06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1.25千字
文档摘要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课题:2.2。1向量的加法

教学目标:1.理解向量的加法含义,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两

个向量的和向量;

2.掌握向量加法的运算律,并会用它们进行向量运算.

重点难点:向量加法的两个法则及其应用.

课型

新授课

课堂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2.实数可进行加法运算并有哪些运算律?对向量是否成立?

B(北京)A(香港)O(台北)3.情境:2003年春节探亲时,由于台湾和祖国大陆之间没有直达航班,某先生只好从台北(O

B(北京)

A(香港)

O(台北)

二、小组讨论

1.在图中画出两次位移.这两次位移之和是什么?

2.用向量分别表示三个位移,你能用怎样的数学式子来表示他们的关系?()

3.还能发现其他关系?是否有不等关系?(引导得出长度关系)

三、交流展示

1.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向量加法的定义

例1已知向量a,b(如图),求作向量a+b.

abab

a

b

a

b

a

b

a

b

2.总结上面求向量和的方法名称和特点(三角形法则,首尾连接).

3.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律,你能得到向量加法满足怎样的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

4.你能运用图形来验证你的结论吗?

教师适当提示如何验证交换律(让学生在同一图中作出a+b与b+a).

5.从上图中你能发现向量加法的另外一种法则?这个法则是怎样描述的?用它有限制吗?(平行四边形法则,共起点,不共线的非零向量)

6.请你仿照验证交换律来验证结合律.

并运用它们(1)化简.

(2)解决例2.

例2如图,为正六边形的中心,作出下列向量:

(1)+(2)+(3)+

7.如何求平面内n(n>3)个向量的和向量?

()

思考:如果平面内有n个向量依次首尾连接组成一个封闭折线,那这n个向量的和是什么?(零向量)

8.你能用向量语言来表示情境中的不等关系?能推广到任意两个向量吗?(||a|—|b||≤|a+b|≤|a|+|b|)

9.规定:a+0=0+a=a.

四、数学应用

例3在长江南岸某渡口处,江水以的速度向东流,渡船的速度为,渡船要垂直地渡过长江,其航向应如何确定?

检测反馈

1.船以的速度按垂直于河岸的航向航行,江水以的速度向东流,那么受水流影响,渡船的实际航向如何?

2.一艘船从点出发以的速度向垂直于对岸的方向行驶,船的实际航行的速度的大小为,求水流的速度.

3.一艘船以5的速度在行驶,同时河水的流速为2,则船的实际航行速度大小最大是,最小是.

解决课后练习2,3,4

概括小结

1.向量加法的概念及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

2.熟练掌握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和向量加法运算律.

七、课外作业

合作学习记录

本课时学习收获(学生课后回顾记录):

存在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