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饿殍(piǎo) 句读(dòu) 瓮牖(yǒu) 抚膺(yīng)
B咀嚼(jiáo)窈(yǎo)陷 朱拓(tuò) 盥洗(guàn)
C拙笨(zhuō) 桌帏(wéi) 歆享(xīn) 鞭笞(tà)
D慰藉(jì)贾(gǔ)人 扁(biǎn)舟 谄媚(ch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寒喧 谪戍 回朔 标新立意
B 妨碍 崛起 形骸锲而不舍
C迷团烦燥鬼计妄费心机
D征幕 攀缘 盘据 矫揉造作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的说。
②古老的文化都具有的时间的意味。
③送走包弟后,我觉得不但不曾甩掉什么,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A.简洁幽远而且B.简捷幽远而且
C.简捷悠远反而D.简洁悠远反而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A轮胎被卸去后的汽车显得特别垂头丧气,它趴在地上。
B由于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如果南极大陆涣然冰释,那么许多岛国将因此失去生存的家园。
C人生道路的选择很多时候都只是一念之间的事,但结果却可能大相径庭。所以要想将来不后悔、不怨恨,就必须在一念间慎重考虑,仔细思量。
D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灯谜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汉语的魅力,我国许多地方至今还流行着猜灯谜、闹元宵。
B大家普遍认为长期历史排放和当前高人均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历史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极少,却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受害者。
C这项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事关国计民生。它要求承担者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胜任。
D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在今后10年里,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感染者。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当落日黄昏,幕烟疏雨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缕缕白色的炊烟 ②弥漫在山野的四周 ③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
④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幕 ⑤一种松脂燃烧的香味
A⑤①③②④ B⑤①④③② C④⑤③①② D④①③⑤②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罟不入洿池细密 B、树之以桑种植
C、勿夺其时改变 D、非我也,岁也年成(不好)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正确的一项是:
A、何以伐为呢,助词 B、斧斤以时入山林在,介词
C、然而不王者但是,连词 D、斯天下之民至焉因此,连词
9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递给儿子,说:“趁热,你先吃一块,那一块带回去晚上吃。”
小顺子没有马上接。小顺子说:“哪里来的?你吃了没有?”
六叔脸儿板板的,说:“你吃你的!”
小顺子看样子真有些饿,接过烤牌,二话没说,一口咬去大半个角,随即,腮帮上便鼓出一个圆圆的包……
这时候,六叔让他蹲下去吃,细细地嚼,不要吃得太快了,噎着……
回头,也就是小顺子吃完一块烤牌,还拿着一块烤牌的时候,六叔拍了拍他背上的土,盯著他:“回去先喝点开水!”而后,解下树上的驴,回头看儿子一眼,又看一眼,走了……
小顺子没走。他站在校门口呆呆的望着远去的父亲。他不知道父亲早晨出来到现在还是空着肚子。他只看到父亲上路的那一刻,正好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