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8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14分)
一、单选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如图,已知长方形,,分别是,上的点,,分别是,的中点,当点在上从点向点移动,而点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线段的长逐渐增大 B.线段的长逐渐减少
C.线段的长不变 D.线段的长先增大后变小
2、已知:在△ABC中,AC=BC,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延长DE至点F,使得EF=DE,那么四边形AFCD一定是()
A.菱形 B.矩形 C.直角梯形 D.等腰梯形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3)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已知点和点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且,下列四个选项中k的值可能是()
A.-3 B.-1 C.1 D.3
5、如图,菱形ABCD的面积为24cm2,对角线BD长6cm,点O为BD的中点,过点A作AE⊥BC交CB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OE,则线段OE的长度是()
A.3cm B.4cm C.4.8cm D.5cm
6、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A.了解全班学生的身高 B.检测“天舟三号”各零部件的质量情况
C.对乘坐高铁的乘客进行安检 D.调查某品牌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7、下面分别给出了变量x与y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y是x函数的是()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86分)
二、填空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已知点是第二象限的点,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4),点B(4,2),点P为x轴上一动点,当PA+PB的值最小时,此时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3、从八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有_____条.
4、如图,已知A、B、C三点的坐标分别是、、,过点C作直线轴,若点P为直线l上一个动点,且的面积为5,则点P的坐标是______.
5、在四边形ABCD中,AD∥BC,BC⊥CD,BC=10cm,M是BC上一点,且BM=4cm,点E从A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D运动,点F从点B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C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而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当t的值为_____时,以A、M、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如图,在矩形ABCD中,DE⊥CE,AE<BE,AD=4,AB=10,则DE长为________.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向右平移2个单位到点B,则点B位于第______象限.
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是BC的中点,在对角线BD上有一点P,则PC+PE的最小值是_______.
三、解答题(7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70分)
1、A、B两地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某日中午12点同时从A地出发匀速前往B地,甲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如图,线段OM反映了乙所行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乙由A地前往B地所行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是,定义域是;
(2)在图中画出反映甲所行驶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之间的函数图象;
(3)下午3点时,甲乙两人相距千米.
2、为了解同学们每月零花钱数额,校园小记者随机调查了本校部分学生,调查后发现这部分学生的零花钱数额在150元以内,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出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零花钱数额/元
人数(频数)
百分比
0≤x<30
6
15%
30≤x<60
12
a
60≤x<90
16
40%
90≤x<120
b
10%
120≤x≤150
2
c
请根据以上图表,解答下列问题:
(1)分别计算被调查的总人数、a、b、c的值;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若将被调查学生的零花钱数额绘制成扇形统计图,求零花钱数额为“60≤x<90”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某学校准备组织学生举行各类球赛活动(每个学生只能参加一种球类活动),将全校学生参加球类活动的调查结果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其中参加乒乓球的学生有320人.
(1)求全校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求参加足球的学生的人数比参加篮球的学生的人数多了几分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