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基础强化冀教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详解(精练).docx
文件大小:149.43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8.33千字
文档摘要

冀教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16分)

一、单选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下列等式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 B.

C. D.

3、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CR300AF型动车于12月21日在贵阳动车所内运行,其最高运行速度为250000m/h,其中数据25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25×104 B.2.5×104 C.2.5×105 D.2.5×106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2=﹣a2 B.2a2﹣a2=2

C.a2?a=a3 D.(a﹣1)2=a2﹣1

5、将0.00000030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3.01×10﹣10 B.3.01×10﹣7 C.301×10﹣7 D.301×10﹣9

6、下列式子可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a+b)(﹣a﹣b) B.(m﹣n)(n﹣m)

C.(s+2t)(2t+s) D.(y﹣2x)(2x+y)

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2+a4=a6 B.(a2)3=a8

C.(3a2b3)2=9a4b6 D.a8÷a2=a4

8、如图,在中,AD是角平分线,AE是高.若,,则的度数为()

A.10° B.15° C.17.5° D.20°

第Ⅱ卷(非选择题84分)

二、填空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不等式组2x?51x+37

2、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②;③;④.其中,能推出AD//BC的条件是__.(填上所有符合条件的序号)

3、红星体育用品厂生产了一种体育用品礼品套装,已知该套装一套包含2个足球,4个篮球,6副羽毛球.一爱心企业向该厂订购了一批礼品套装,捐赠给希望小学,以丰富师生的课外活动,他们需要厂家在10天内生产完该套装并交货.红星体育用品厂将工人分为A、B、C三个组,分别生产足球、篮球、羽毛球,他们于某天零点开始工作,每天24小时轮班连续工作.(假设每组每小时工作效率不变).若干天后的零点A组完成任务,再过几天后(不小于1天)的中午12点,B组完成任务,再过几天(不小于1天)后的下午6点(即当天18点),C组完成任务.已知A、B、C三个组每天完成的任务数分别是240个,320个,320副,则该爱心企业一共订购了__________套体育用品礼品套装.

4、古代数学家曾经研究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几何解法.以方程为例,三国时期的数学家赵爽在其所著的《勾股圆方图注》中记载的方法是:构造如图所示的大正方形ABCD,它由四个全等的矩形加中间小正方形组成,根据面积关系可求得AB的长,从而解得x.根据此法,图中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方程可化为________.

5、如图,直线,相交于点,,则__°.

6、分解因式a2-10a+25的结果是______.

7、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2x-ay=10的一个解是,则a=______.

三、解答题(7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70分)

1、分解因式

(1)(x2﹣3)2﹣2(x2﹣3)+1;

(2)m2(a﹣2)+(2﹣a).

2、若一个正整数a可以表示为a=(b+1)(b-2),其中b为大于2的正整数,则称a为“十字数”,b为a的“十字点”.例如28=(6+1)×(6-2)=7×4.

(1)“十字点”为7的“十字数”为;130的“十字点”为;

(2)若b是a的“十字点”,且a能被(b-1)整除,其中b为大于2的正整数,求a.

3、在任意n(n>1且为整数)位正整数K的首位后添加6得到的新数叫做K的“顺数”,在K的末位前添加6得到的新数叫做K的“逆数”.若K的“顺数”与“逆数”之差能被17整除,称K是“最佳拍档数”.1324的“逆数”为13264,1324的“顺数”与“逆数”之差为16324﹣13264=3060,3060÷17=180,所以1324是“最佳拍档数”.

(1)请根据以上方法判断31568_____(填“是”或“不是”)“最佳拍档数”;若一个首位是5的四位“最佳拍档数”N,其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和为8,求所有符合条件的N的值.

(2)证明:任意三位或三位以上的正整数K的“顺数”与“逆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