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华东师大版8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必刷).docx
文件大小:493.28 K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8.84千字
文档摘要

华东师大版8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16分)

一、单选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已知点和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如果,那么与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无法判断

2、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该函数图象不经过的点是()

A.(1,4) B.(2,-2) C.(4,-1) D.(1,-4)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就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B.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数轴是互相垂直的

C.坐标平面被两条坐标轴分成了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象限

D.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4、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经过计算:甲、乙的平均数均是7,甲的方差是1.2,乙的方差是5.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射中的总环数相同 B.甲的成绩较稳定.

C.乙的成绩较稳定 D.乙的成绩波动较大.

5、小明同学将某班级毕业升学体育测试成绩(满分30分)统计整理,得到下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

25

26

27

28

29

30

人数

3

5

10

14

12

6

A.该组数据的众数是28分 B.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8分

C.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8分 D.超过一半的同学体育测试成绩在平均水平以上

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对角线AC上,若,则CDE的面积为()

A.3 B.4 C.5 D.6

7、陈师傅应客户要求加工4个长为4cm、宽为3cm的矩形零件.在交付客户之前,陈师傅需要对4个零件进行检测.根据零件的检测结果,下图中有可能不合格的零件是()

A. B.

C. D.

8、初三学生小博匀速骑车从家前往体有馆打羽毛球.已知小博家离体育馆路程为5000米,小博出发5分钟后,爸爸发现小博的电话手表落在家里,无法联系,于是爸爸匀速骑车去追赶小博,当爸爸追赶上小博把手表交给小博后,爸爸立即返回家,小博以原速继续向体有馆前行(假定爸爸给手表和掉头的时间忽略不计),在整个骑行过程中,小博和爸爸均保持各自的速度匀速骑行,小博、爸爸两人之向的距离y(米)与小博出发的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对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小博的迹度为180米/分

B.爸爸的速度为270米/分

C.点C的坐标是

D.当爸爸出发的时间为分钟或分钟时,爸爸与小博相距800米

第Ⅱ卷(非选择题84分)

二、填空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如图,一次函数x+4的图像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C是x轴上的一动点,连接BC,将沿BC所在的直线折叠,当点A落在y轴上时,点C的坐标为_____.

2、将直线沿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的直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

3、请写出一个过第二象限且与轴交于点的直线表达式___.

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E平分∠BAD,若CE=4cm,AD=5cm,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___cm.

5、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长为8cm,,,则它的面积为______cm2.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4,﹣3)到x轴的距离是___.

7、如图,AC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E为AC上一点,连接EB,ED,当时,的度数为______.

三、解答题(7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70分)

1、解分式方程:.

2、已知y与成正比例,且当时,;

(1)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时,求y的值;

(3)当时,求x的取值范围.

3、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y=1.

4、如图,中,,,是中点,是线段上一动点,连接,设,两点间的距离为,,两点间的距离为.(当点与点重合时,的值为

小东根据学习一次函数的经验,对函数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东的探究过程:

(1)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与的几组值,如下表,请补充完整(说明:相关数值保留一位小数);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6.3

5.4

3.7

2.5

2.4

2.7

3.3

(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