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强化训练京改版数学7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详解(预热题).docx
文件大小:307.4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7.49千字
文档摘要

京改版数学7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26分)

一、单选题(6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2分)

1、如图,已知直线上顺次三个点A、B、C,已知AB=10cm,BC=4cm.D是AC的中点,M是AB的中点,那么MD=()cm

A.4 B.3 C.2 D.1

2、《增删算法统宗》记载:“有个学生资性好,一部孟子三日了,每日增添一倍多,问若每日读多少?”其大意是:有个学生天资聪慧,三天读完一部《孟子》,每天阅读的字数是前一天的两倍,问他每天各读多少个字?已知《孟子》一书共有34685个字,设他第一天读x个字,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x+2x+4x=34685 B.x+2x+3x=34685

C.x+2x+2x=34685 D.x+x+x=34685

3、下列各数中,是负数的是(??????????)

A.-1 B.0 C.0.2 D.

4、如果与互为相反数,那么的值为(????????)

A. B. C. D.

5、下列各选项中,不是同类项的是(???????)

A.和 B.和

C.6和 D.和

6、已知x=y,则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x﹣k=y﹣k B.x+2k=y+2k C. D.kx=ky

二、多选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在数学课上,同学们在练习过点B作线段所在直线的垂线段时,有一部分同学画出下列四种图形,错误的为(???????)

A. B.

C. D.

2、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B. C. D.

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最大的负整数是﹣1

B.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

C.若a,b异号,则ab<0且<0

D.若a<0,则=1

4、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B. C.的倒数是3 D.的倒数是

5、如图,数轴上的点A、B、C、D对应的数分别是整数a、b、c、d,且b-2a=3c+d+21,那么数轴上原点对应的点不可能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计算的结果是1 B.如果,那么

C.若,则 D.若,则

7、下列对关于x的方程解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方程有无数个解 B.方程的解是

C.若,则方程无解 D.若,方程的解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74分)

三、填空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计算:____.

2、当x=_____时,整式与x﹣5的值互为相反数.

3、n是正整数,则(-2)2n+1+2×(-2)2n=__________.

4、若,则的值为________.

5、如图,数轴上有三个点A,B,C,若点A,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AB=4,则点C表示的数是_____.

6、王老师带领一些学生参加夏令营,甲旅行社说:“参加我社的夏令营,老师可以免费.”乙旅行社说:“参加我社的夏令营,学生每人可优惠5%,老师半价优惠.”两社的原价均为每人100元,那么王老师带领的学生为___________人时,两家旅行社费用一样.

7、如图,数轴上点,,对应的有理数分别是,,,,且,则______.

四、解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60分)

1、某项工程,如果让甲工程队单独工作需75天完成,如果让乙工程队单独工作需50天完成.如果让两个工程队一起工作15天,再由乙工程队完成剩余部分,共需多少天完成?(请列方程解应用题)

2、已知方程的解与方程的解相同.

(1)求m的值;

(2)求代数式的值.

3、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某山区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当地政府决定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其中一段长为146米的山体隧道贯穿工程由甲乙两个工程队负责施工.甲工程队独立工作2天后,乙工程队加入,两工程队又联合工作了1天,这3天共掘进26米.已知甲工程队每天比乙工程队多掘进2米,按此速度完成这项隧道贯穿工程,甲乙两个工程队还需联合工作多少天?

4、在数轴上分别画出,,,并将,,所表示的数用“”连接,点表示数,点表示,点表示.

5、如图,将数轴在原点O与点C处各折一下得到“折线数轴”,点A表示?8,点B表示20,点C表示12,我们称点O与点B在“折线数轴”上相距20长度单位.动点P从点A出发,以2单位/秒速度沿“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