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8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16分)
一、单选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下列函数中,y是x的一次函数的是()
A.y= B.y=﹣3x+1 C.y=2 D.y=x2+1
2、已知点和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如果,那么与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无法判断
3、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有三个点A(x1,y1)、B(x2,y2)、C(x3,y3),若x1<0<x2<x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y3<y2<y1 B.y1<y3<y2 C.y2<y3<y1 D.y3<y1<y2
4、能够判断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的条件是()
A.对角线相等 B.对角线垂直
C.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D.对角线垂直且相等
5、要调查多数同学们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应关注的是()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6、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的值可能为()
A.-2 B.-1 C.0 D.2
7、已知,,则的值为()
A.6 B. C. D.8
8、当时,直线与直线的交点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第Ⅱ卷(非选择题84分)
二、填空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2、如图,一次函数x+4的图像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C是x轴上的一动点,连接BC,将沿BC所在的直线折叠,当点A落在y轴上时,点C的坐标为_____.
3、教室里,从前面数第8行第3位的学生位置记作,则坐在第3行第8位的学生位置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4、如图,正方形ABCD中,将边BC绕着点C旋转,当点B落在边AD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E处时,∠AEC的度数为_______
5、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坐标平面被两条坐标轴分成了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______,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______任何象限.
如图中,点A是第______象限内的点,点B是第______象限内的点,点D是______上的点.
6、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恰好都是9.4环,方差分别是,,,.在本次射击测试中,成绩最稳定的是______.
7、已知1,2,3,4,5的方差为2,则2021,2022,2023,2024,2025的方差为______.
三、解答题(7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70分)
1、已知:线段a,b.求作:菱形ABCD,使得a,b分别为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
2、如图,中,,,是中点,是线段上一动点,连接,设,两点间的距离为,,两点间的距离为.(当点与点重合时,的值为
小东根据学习一次函数的经验,对函数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东的探究过程:
(1)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与的几组值,如下表,请补充完整(说明:相关数值保留一位小数);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6.3
5.4
3.7
2.5
2.4
2.7
3.3
(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3)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
①当取最小值时,的值约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②当是等腰三角形时,的长度约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AE平分∠BAD,交BC于点E,交BD于点F.已知∠CAE=15°,AB=2.
(1)求矩形ABCD的面积;
(2)求证:OE=FE.
4、已知直线y=﹣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点C是x轴上一定点,其坐标为C(1,0),一个动点P从原点出发沿O﹣B﹣A﹣C﹣O方向移动,连接PC.
(1)当线段PC与线段AB平行时,求点P的坐标,并求此时△POC的面积与△AOB的面积的比值.
(2)当△AOB被线段PC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时,求线段P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3)若△AOB被线段PC分成的两部分面积比为1:5时,求线段P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5、如图,直线l经过点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