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一、学生知识现状及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但
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从整体来看,学生好的习惯(课堂听讲,
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力
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提高。大多数同学爱好语文学习,有十分之一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好,
语文成绩优异。另有十分之三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正确
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成旧,抓不住
要领,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是十分浓厚。
二、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分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杰出人物、家国情怀、平凡人物、中华美德、写景
状物、探险与科幻六个方面的内容。
从阅读部分的选文来说,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两个方面作了严格筛选,
新吸取了大量的名家名篇,并以整体感悟、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蕴、抓住要点、发
表见解为阅读力的实践环节,全面考虑、组织单元。
本册名著导读介绍了老舍的《骆驼祥子》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它们都与课堂阅读有着有机的联系,如:《骆驼祥子》与平凡人物单元,《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的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带领学生走向一片
更为辽阔的天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掌握各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分析课文结构和写作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品德修养。
四、教材重难点
1.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课文涉及的
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
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
的语言。
3.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
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4.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
角度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5.耐心专注地倾听,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第1页共197页
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注重字词积累和语法知识的讲解,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采
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和单元主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注重阅读和写作训练:通过阅读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力。除
课堂的大作文外,鼓励学生平时多练笔,从句段开始,多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来,使学生
写作力渐渐地得以提高。
3、加强课外辅导和实践活动: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辅导和组织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
野和知识面。多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如让学生自己办手抄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
己的力。
4、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
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
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5、本学期的重点放在基础较差学生身上,做好转差促优的工作,提高优等生的水平,
带动中等生,鼓励后进生,尽量缩小差距,使其与优秀的距离有所接近。
6、课堂结构和时间的把握需进一步提高,向单位时间要产量。
7、引导学生把知识系统化,比如古诗词,可按作者、按类别、按主题分别进行分类,
形成经纬交织的网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