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浅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优势与践行策略.pdf
文件大小:140.79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3.56千字
文档摘要

浅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优势与践

行策略

作者:陈东菊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第14期

摘要:在教育朝着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正影响着我们国家

的高等教育。分析“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意义,以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教

学为例,探寻“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实践途径,对深入改革高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具

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及实践意义。

关键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4-0213-02

控制工程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包含基础知识,还包括一些技能,单纯靠

老师在课堂上的传授无法使学生完全掌握控制工程的精髓。欧洲学者在20世纪初提出了“以学

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它主要的宗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在以注重学生兴趣以及学生

需求的前提下来进一步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培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主动创造良好的

物质情境,更要创造心理情境,这样学生便能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用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的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有效地调动起来[1]。

一、“以学生为中心”模式的理论背景

实际上,课堂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17世纪初期就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

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在20世纪初,人们因为对人文心理学在学术圈的影响甚大

才对其加以重视,这种模式才越来越得到关注。人文心理学强调的是顺应人的自然天性,杜威

把卢梭的教育观念应用在教育上并且予以实践,提出以“以学生为中心”取代“以教师为中

心”,他反复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尊重人类的自由天性、尊重学生的思想以及遵循教育规

律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地位[2]。

我们通过查阅文献就能发现教学理念中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主要是来自于人本主义心理

学、辩证唯物主义和教育学理论。

心理学原理得以在现代教学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的推广,这也是人类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创造性的探索。

辩证唯物主义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它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教授与学习的矛盾中占主要方面,同时也让学生提高自主意识,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应该意识到自己要为将来承担责任,只有靠自己才是最主要的,这有利于调动广大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根据教育学理论提出的在教育领域的规律,我们发现教学活动要把受教育者放在中心地位,

要切实考虑到受教育者的自身实际情况,考虑他们的自身意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顺应了教育学理论的内部规律,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但是也能抹去教师在教

学活动中的辅助作用,指出学校的教学活动应该把学生的需求当作一项基本原则,但教师必须

在整体上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和总结。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不合理之处在国内和国外,人们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

学观念普遍既存在赞成意见,但也持有反对的意见。

(一)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反对意见

1.有些学者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太过于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被认为是

一种过于偏激的教学理论,会让学生变得更加懒惰。它仅仅强调教学活动中的一方矛盾,不能

根本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

2.有些学者认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能够完全发挥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不能使教师的职业角色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相当于原本属于老师的责任却转交给学生,但是学

生的思维又比较发散,不能够完全高效率的学习知识。如果没有教师教授知识,那么专业知识

的“学得”是不会高效的,哈庆森曾经指出:“学生中心论”没有考虑到课堂是存在于各种社

会下大背景”[3]。

(二)赞同“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

1.国内的一些学者主张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就如李观仪说:“教师要时刻想着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而不能在课堂上独挡一面”;王才仁也是赞同要在教学中营造良

好的物质情境以及心理情境,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去接受知识,让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

性能够有效地调动起来,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有些学者认定把学生放在教学中心就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索新知识的能力,这有利于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去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在

当今社会,学会自主学习的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仅仅是一小部分,走出校园还

有很多知识需要自主去学习,拥有了自主学习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