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2025学年度冀教版8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docx
文件大小:234.99 K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8.16千字
文档摘要

冀教版8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14分)

一、单选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3,﹣2)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坐标为()

A.(2,2) B.(﹣2,2) C.(﹣2,﹣2) D.(2,﹣2)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MNP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M1N1P1,若M(1,﹣2).则点M1的坐标为()

A.(﹣2,﹣1) B.(1,2) C.(2,1) D.(﹣1,﹣2)

3、已知:在△ABC中,AC=BC,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延长DE至点F,使得EF=DE,那么四边形AFCD一定是()

A.菱形 B.矩形 C.直角梯形 D.等腰梯形

4、下列调查中,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了解市场上酸奶的质量情况

B.了解乾陵全年的游客流量

C.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的面试

D.了解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栏目的收视率

5、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O=CO B.AD∥BC C.AD=BC D.∠DAC=∠ACD

6、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到y轴的距离是()

A.1 B.2 C.3 D.4

7、要了解我市初中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所用的时间,下列抽样最适合的是()

A.随机选取城区6所初中学校的所有学生

B.随机选取城区与农村各3所初中学校所有女生

C.随机选取我市初中学校三个年级各1000名学生

D.随机选取我市初中学校中七年级5000名学生

第Ⅱ卷(非选择题86分)

二、填空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_.

2、定义:在平面内,一个点到图形的距离是这个点到这个图上所有点的最短距离,在平面内有一个正方形,边长为6,中心为O,在正方形外有一点P,,当正方形绕着点O旋转时,则点P到正方形的最短距离d的最大值为______.

3、若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度数相等,则此正多边形对称轴条数为______.

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作正方形A1B1C1D1,使A,B,C,D是正方形A1B1C1D1,各边的中点;做正方形A2B2C2D2,使A1,B1,C1,D1是正方形A2B2C2D2各边的中点…以此类推,则正方形A2021B2021C2021D2021的边长为_____.

5、如图,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像经过点A(2,4),AB⊥x轴于点B,将△ABO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DC,则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

6、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如果BC=7,那么DE=____.

7、一次函数y=(k﹣1)x+3中,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

8、若点是直线上一点,则m=______.

三、解答题(7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70分)

1、在一定弹性限度内,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现测得一弹簧长度y(cm)与所挂物体质量x(kg)有如下关系:(已知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悬挂物体后的最大长度为21cm.)

所挂物体质量x/kg

0

1

2

3

4

5

6

弹簧长度y/cm

12

12.5

13

13.5

14

14.5

15

(1)有下列说法:①x与y都是变量,且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②所挂物体质量为6kg时,弹簧伸长了3cm;③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6cm;④物体质量每增加1kg,弹簧长度y增加0.5cm.上述说法中错误的是(填序号)

(2)请写出弹簧长度y(cm)与所挂物体质量x(kg)之间的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预测当所挂物体质量为10kg时,弹簧长度是多少?

(4)当弹簧长度为20cm时,求所挂物体的质量.

2、已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外角和大720°,求该正多边形所有对角线的条数.

3、已知:线段m.

求作:矩形ABCD,使矩形宽AB=m,对角线AC=m.

4、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点E在边BC上,连接AE.

(1)尺规作图:作,使,点F是的边与线段AB的交点.(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探究:AE,DF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5、如图,正方形ABCD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