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2025学年冀教版8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考点梳理).docx
文件大小:739.63 KB
总页数:3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8.15千字
文档摘要

冀教版8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14分)

一、单选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已知:在△ABC中,AC=BC,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延长DE至点F,使得EF=DE,那么四边形AFCD一定是()

A.菱形 B.矩形 C.直角梯形 D.等腰梯形

2、如图是一所学校对学生上学方式进行调查后,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一个不完整的统计图,其中“其他”部分所对的圆心角度数是36°则步行部分所占的百分比是()

A.36% B.40% C.45% D.50%

3、如图,△ABC的周长为a,以它的各边的中点为顶点作△A1B1C1,再以△AB1C1各边的中点为顶点作△A2B2C2,再以△AB2C2各边的中点为顶点作△A3B3C3,…如此下去,则△AnBnCn的周长为()

A.a B.a C.a D.a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如图,将边长为6个单位的正方形ABCD沿其对角线BD剪开,再把△ABD沿着DC方向平移,得到△A′B′D′,当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4个平方单位时,它移动的距离DD′等于()

A.2 B. C. D.

6、如图所示,直线分别与轴、轴交于点、,以线段为边,在第二象限内作等腰直角,,则过、两点直线的解析式为()

A. B. C. D.

7、已知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的图象经过点(0,-1),且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可能是()

A.y=﹣2x+1 B.y=2x+1 C.y=﹣2x﹣1 D.y=2x﹣1

第Ⅱ卷(非选择题86分)

二、填空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若点是直线上一点,则m=______.

2、中国象棋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游戏.如图的棋盘上,可以把每个棋子看作是恰好在某个正方形顶点上的一个点,若棋子“帅”对应的数对,棋子“象”对应的数对,则图中棋盘上“卒”对应的数对是_______

3、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_.

4、若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度数相等,则此正多边形对称轴条数为______.

5、已知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为(1,﹣2),则点A的坐标为_____.

6、如图,已知函数y=ax+b和y=kx的图象交于点P,则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________;当ax+b≤kx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7、如图,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B、BC上的动点,且,M为EF中点,P是边AD上的一个动点,则的最小值是______.

8、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____边形.

三、解答题(7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70分)

1、【问题情境】如图1,在中,,垂足为D,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正确结论:①;②;③,这些结论是由古希酷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最先提出的,我们称之为“射影定理”,又称“欧几里德定理”.

(1)请证明“射影定理”中的结论③.

(2)【结论运用】如图2,正方形的边长为6,点O是对角线、的交点,点E在上,过点C作,垂足为F,连接.

①求证:.

②若,求的长.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点,点.以点O为中心,逆时针旋转,得到,点的对应点分别为.记旋转角为.

(1)如图①,当点C落在上时,求点D的坐标;

(2)如图②,当时,求点C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求点D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3、如图,在△ABC中,AC=2,AB=4,BC=6,点P为边B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B、C重合),点P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为点Q,联结PQ、CQ,PQ与边AB交于点D.

(1)求∠B的度数;

(2)联结BQ,当∠BQC=90°时,求CQ的长;

(3)设BP=x,CQ=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点A(﹣2,2)(﹣3,﹣2)的位置如图所示.

(1)作出线段AB关于y轴对称的线段A′B′,并写出点A、B的对称点A′、B′的坐标;

(2)连接AA′和BB′,请在图中画一条线段,将图中的四边形AA′B′B分成两个图形,一个是轴对称图形,另一个是中心对称图形,并且线段的一个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