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8年级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详解【培优】.docx
文件大小:419.38 K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7.44千字
文档摘要

华东师大版8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16分)

一、单选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经过计算:甲、乙的平均数均是7,甲的方差是1.2,乙的方差是5.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射中的总环数相同 B.甲的成绩较稳定.

C.乙的成绩较稳定 D.乙的成绩波动较大.

2、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有三个点A(x1,y1)、B(x2,y2)、C(x3,y3),若x1<0<x2<x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y3<y2<y1 B.y1<y3<y2 C.y2<y3<y1 D.y3<y1<y2

3、下列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点是()

A. B. C. D.

4、下面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备的是()

A.对角互补 B.邻角互补

C.对角相等 D.对角线互相平分

5、矩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AOD=120°,AO=3,则BC的长度是()

A.3 B. C. D.6

6、已知反比例函数经过平移后可以得到函数,关于新函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B.该函数的图象与y轴有交点

C.该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1,0) D.当时,y的取值范围是

7、小明想判断家里的门框是否为矩形,他应该()

A.测量三个角是否都是直角 B.测量对角线是否互相平分

C.测量两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 D.测量一组对角是否是直角

8、为了更好地保护水资源,造福人类.某工厂计划建一个容积V(m3)一定的污水处理池,池的底面积S(m2)与其深度h(m)满足关系式:V=Sh(V≠0).则S关于h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84分)

二、填空题(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已知:直线与直线的图象交点如图所示,则方程组的解为______.

2、已知f(x)=,那么f()=___.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F平分∠ABC,交AD于点F,CE平分∠BCD,交AD于点E,AB=8,BC=12,则EF的长为__________.

4、若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请写出一个满足上述要求的k的值______.

5、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长为8cm,,,则它的面积为______cm2.

6、如图,翠屏公园有一块长为12m,宽为6m的长方形草坪,绿化部门计划在草坪中间修两条宽度均为2m的石子路(两条石子路的任何地方的水平宽度都是2m),剩余阴影区域计划种植鲜花,则种植鲜花的面积为______m2.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与x轴交于点,如图所示依次作正方形、正方形、…、正方形,使得点、、、…在直线1上,点、、、…在y轴正半轴上,则点的坐标是________.

三、解答题(7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70分)

1、为了进一步丰富校园文体活动,学校准备购进一批篮球和足球,已知每个篮球的进价比每个足球的进价多20元,用1800元购进篮球的数量是用700元购进足球的数量的2倍,求每个篮球和足球的进价各是多少元?

2、已知y与x﹣2成正比例,且当x=1时,y=﹣2

(1)求变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请在给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此函数的图象;

(3)已知点A在函数y=ax+b的图象上,请直接写出关于x的不等式ax+b>2x﹣4的解集.

3、先化简:,再从,,0,1中选一个合适的数作为的值代入求值.

4、如图,在中,,点E为内一点,且为等边三角形.

(1)用尺规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以BC为边在内作等边.(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不下结论)

(2)在(1)所作图形中,连接CE、AF,猜想四边形AFCE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猜想.

5、如图,点B,D分别在射线AS,AR上.

(1)求作点C使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根据你的作图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连接AC,BD相交于点O,若,且,求AC的值.

6、探索发现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BD上的一点,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且,PE交CD于F.

(1)求证:;

(2)____________°.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