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课件.ppt
文件大小:4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3.22千字
文档摘要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1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西方,“政治”一词一开始就是指城邦中的城邦公民参与统治、管理、参与、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行为的总和。古代中国更多的情况下将“政”与“治”分开使用。“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则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也指实现安定的状态等。中国古代的这些“政治”的含义,与西方和古希腊的“政治”含义完全不同,很大程度上政治只是一种君主和大臣们维护统治、治理国家的活动。几个概念1、政治第2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集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2、政治制度分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政体而论,有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分期: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早期阶段(夏商周时期,前2070年~前476年)和发展阶段(战国至鸦片战争前的清朝,前475~1840年)第3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早期阶段发展阶段(夏商周时期)BC2070年~BC476年(战国至鸦片战争前的清朝)BC475~AD1840年分封制宗法制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第4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第5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禅让制:领袖把权位传给有才能的人,而不传给自己的子孙亲族,称为禅让。尧将“共主”位传给舜,舜传禹。世袭制:领袖把权位只传给自己的子孙或族人,称为“世袭”。第6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禹死后,以天下授伯益,其子启杀掉伯益夺得王位。从此,“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家天下”的时代开始。中国古代圣人孔子对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做了如下的描述:(氏族公社时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夏、商、西周时期)“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第7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⑴王位世袭制(启、沿用近4000年)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中央设立相、卿士等地方封侯伯⑵行政管理制度地方中央第8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王位世袭制1.含义:王位世袭制是夏、商、周三代的基本政治制度。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以最高统治者“王”为核心的维护王、诸侯继统的王权专制制度。2.王位世袭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在夏朝时,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商朝时,有时兄终弟及,有时父子相传;到西周时,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度。总体上看,它有三个基本特点,即专制独裁、世袭和终身制。3.王位世袭制形成于夏启统治时期,发展于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变革,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度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所取代。这些变化赋予了王位世袭制以新的内涵,而最终随着秦的统一和秦朝的建立,王位世袭制演变为君主专制制度。第9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夏商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1)已形成一个国家政权,有一套行政管理制度,方国首领定期要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2)保留了氏族社会的某些特点,基本仍是一个部族为中心的方国联盟(邦联),各方国仍有很大的自主权。(3)神权色彩浓厚,敬重鬼神,盛行祭祀占卜。(4)是奴隶制国家,奴隶主居于统治地位。第10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商朝时的人们非常迷信。认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天帝安排的。因此,不管做什么事,都必须先问问鬼神,这就叫“占卜”。如:商王盘庚迁都一事,分明是政治事件,但还是通过占卜,假借神灵元龟向天下人宣称“非敢违卜”,于是迁都于殷。刻写在甲骨上的有关这些占卜的事情的文字,就叫做“卜辞”。而今幸存下来的近20万片甲骨,几乎全是卜辞。第11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商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成功伐灭商朝周武王三、西周的分封制度下页:第一次分封第12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⑴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⑵内容:①分封对象(几种类型?主要的诸侯国?)②诸侯的义务和权利⑷结果:西周后期,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