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李白《将进酒》新考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doc
文件大小:33.5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7.26千字
文档摘要

李白《将进酒》新考

目录

目录

2033_WPSOffice_Level1一、引言 1

4262_WPSOffice_Level1二、对于写作时间 1

3275_WPSOffice_Level2(一)开元二十四年说 1

23356_WPSOffice_Level2(二)天宝十年说 1

22077_WPSOffice_Level2(三)天宝十一年说 2

25967_WPSOffice_Level1三、“不复”、“不愿”还是“不用” 3

23972_WPSOffice_Level1四、“主人”的解释 4

20564_WPSOffice_Level2(一)作者自称 4

16459_WPSOffice_Level2(二)元丹丘 4

19073_WPSOffice_Level1五、“五花马”的解释 5

18172_WPSOffice_Level1六、“将”的读音 5

17379_WPSOffice_Level1结语 6

27414_WPSOffice_Level1参考文献 7

李白《将进酒》新考

摘要:《将进酒》是李白乐府诗中的代表作。近几年以来,人们对《将进酒》的探索取得了可观进展,表现出持续深入,开拓与创新的形式。然而,近年来人们在《将进酒》中“作时”、“不复”以及“不用”的使用、“主人”及“五花马”的含义、“将”的读法等问题的讨论,还存在不同意见。作年中存在开元二十四年和天宝十年以及天宝十一年等说法;“不复、”“不用”和“不愿”在很多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意思;“主人”是“作者自己”和“元旦丘”这两种不同意思;“五花马”也有五花纹毛色的马或将马鬣修理为五瓣的马两种意思;“将”则有三种不同读音,即jiāng和jiàng以及qiāng。写下史志文献,并以出土材料为辅佐,结合李白的诗作和他的交游,针对以上问题加以讨论。

关键词:李白《将进酒》新考

一、引言

在李白乐府诗集作中,非常出名的一首就是《将进酒》。从这首诗可以读出,李白的“借题发挥”以及借酒浇愁,强烈抒发自己愤慨激动,既表现了对世俗的摒弃,对富贵的藐视以及傲岸不屈的气质,也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愤怒和因悲弃世、壮心不灭的情怀。作品因随情流转、奔腾喷泻、变化无常的抒情形式,加之大起大落和大开大阖的特点,历来都被人们所接受、喜欢、传诵。本文将对近几年以来李白的《将进酒》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加以整理理、归纳以及简评,力图形成更加清晰的脉络,以便对于李白的《将进酒》研究工作的继续和深入。

二、对于写作时间

对于《将进酒》的写作时间,近年来,学术界意见不一,而且有文章作出专门的探讨。这里主要有以下不同说法:

(一)开元二十四年说

安旗的《李白〈将进酒〉系年》从李白、元丹丘、岑勋三人一同在元丹的丘颖阳山居里置酒高会事件入手,把《将进酒》和《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两者联系起来,并且针对李白在开元后期的一系列行踪进行整体的归纳分析,最后提出“在开元二十四年创作的可能性最大”的结论。“李白曾经与岑勋及其元丹丘一起置酒高会,在饮酒之际,畅谈他的平生之志以及此期的际遇”的理论属实,我们还可以从他的《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诗中得出。但安旗把《将进酒》和《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仅仅与开元年间相联系,认为李白在其它阶段时不可能会写下这两首诗,然而,安旗本人也没有具体地加以论证说明,这就难免表现得突兀、证据不足,难以让人信服。

(二)天宝十年说

《将进酒》一诗中饱含了李白的愤懑、痛苦、哀怨以及不平之情,这些思想感情如同黄河之水般倾泻而出。朱恩义和贺金峰两人便选择从这一点出发,在《李白〈将进酒〉创作时地考》文章中分析并考察了诗人李白的创作活动,并且利用排除法,提出“《将进酒》一诗只能在天宝三载到天宝十三载的这十年之中被创作”的结论,并且通过对诗人李白的《邺中赠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幽居》创作年代的考察,得出《将进酒》的创作时间大致为天宝十载秋;田留才也一样坚持这一观点,他在《李白〈将进酒〉创作时地考》文中采用同样的办法认为《将进酒》的成文时间为天宝十载秋。两篇论文虽然结论相同,但明显的是,后者在论述方面及其举例方面,都比前者做得更加细致、周全。

(三)天宝十一年说

湛江在他的《李白〈将进酒〉与弥尔顿〈失明述怀〉的比较》一诗中说:“《将进酒》大约在天宝十一年(及公元752年)被创作出来,当时的李白深感自己怀才不遇,并且因此心情沉闷,和朋友岑勋(岑夫子)一同去嵩山的颖阳山居拜访朋友元丹丘(丹丘),三人一同登高畅饮,无醉不欢,吟诗作赋,借酒消愁,直抒胸怀,吐露心声心声。”此文着眼在事件的描述,但没有事实上的举例论证,“李白《将进酒》大致在天宝十一年被创作”这说法证据不够充分,有待考察。以上三种说法,本人比认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