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NUMPAGES1
2012-2021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单选题
1.(2020·北京平谷·高一期末)依据所学,判断图示朝代是
A.宋 B.元 C.明 D.清
2.(2016·北京怀柔·高一期末)宋太祖在各州所设立的通判的主要职责是
A.征收地方赋税 B.处理地方案件 C.征发国家徭役 D.监督地方官员
3.(2021·北京丰台·高一期末)在宋朝,(武官)即使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文人)状元登第。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大力提倡文治,崇文抑武 B.军队扩编,军费上升
C.边防压力巨大,岁币沉重 D.机构重叠,官员冗滥
4.(2017·北京西城·高一期末)史料记载:某个历史人物“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该材料应出自
A.《汉书》 B.《宋史》 C.《元史》 D.《明史》
5.(2021·北京丰台·高一期末)下面材料是史书记载的时人对于王安石变法的看法,材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
A.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B.造成统治集团内部分裂
C.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负担 D.导致了北宋的迅速灭亡
6.(2021·北京平谷·高一期末)中国历史上某个朝代可以用“强干弱枝”“守内虚外”“重文抑武”等词来概括它的特点,这个朝代最有可能是
A.汉 B.唐 C.宋 D.元
7.(2019·北京怀柔·高一期末)如图是某历史时期的局势演变图,图中“?”处应填写
A.匈奴 B.辽 C.吐蕃 D.元
8.(2012·北京朝阳·高一期末)从制度角度来看,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问题的朝代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北宋
9.(2020·北京丰台·高一期末)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对政治制度影响甚大。下列各项为宋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措施的是
A.推行三公九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增设三司 D.设立行省
10.(2020·北京通州·高一期末)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C.专制皇权得到加强 D.相权对皇权形成制约
11.(2020·北京西城·高一期末)《宋史》云:“艺祖(太祖)革命,首用文吏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自时厥后,子孙相承。”由此反映出宋朝治国的特点是
A.无为而治 B.设置南、北面官 C.崇文抑武 D.强化君主专制
12.(2018·北京东城·高一期末)对地方采取了“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措施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高祖 C.唐太宗 D.宋太祖
13.(2021·北京怀柔·高一期末)“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
14.(2016·北京东城·高一期末)北宋政府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京师开封或其它指定地点,由中央掌管。这一措施的政治作用是
A.保证京师的财政供应 B.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C.防止农民起义 D.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
15.(2020·北京东城·高一期末)北宋初年设立的某官职的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该官职名称及设置目的分别是
A.知县减轻地方军费 B.转运使增加地方财政开支
C.通判加强中央集权 D.枢密使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16.(2021·北京西城·高一期末)北宋中期,“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虽有武臣,盖仅有也”。这体现出当时
A.崇文抑武 B.守内虚外 C.藩镇割据 D.无为而治
17.(2021·北京海淀·高一期末)宋代名将狄青虽官至枢密使,却因出身行伍而备受歧视,共事的韩琦对他多次羞辱。狄青慨叹,“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宋朝
A.“冗官”“冗兵”严重 B.“崇文抑武”国策
C.宰相权力被严重削弱 D.理学观念影响政治
18.(2021·北京西城·高一期末)五代的建立者如下表所示。针对这样的历史现象,北宋建立者采取的措施有
政???权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建立者
朱温
李存勖
石敬瑭
刘知远
郭威
身???份
原任梁王、宣武节度使
原任晋王、河东节度使
原任河东节度使
原任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原任邺都留守将军
①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②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
③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④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政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2020·北京昌平·高一期末)下如图是某朝代的中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