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中期考核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
B.民法
C.宪法
D.诉讼法
答案:C
2.以下哪种行为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A.闯红灯
B.签订合同
C.偷东西
D.打架斗殴
答案:B
3.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包括()
A.自然人
B.国家机关
C.动物
D.法人
答案:C
4.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答案:B
5.以下哪个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A.自愿原则
B.合法行政原则
C.等价有偿原则
D.公平原则
答案:B
6.民事诉讼的一般举证原则是()
A.谁主张,谁举证
B.被告举证
C.原告举证
D.法院举证
答案:A
7.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政府
答案:B
8.下列哪项不属于知识产权()
A.商标权
B.房产权
C.著作权
D.专利权
答案:B
9.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最多为()
A.20人
B.30人
C.50人
D.100人
答案:C
10.定金的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
A.10%
B.20%
C.30%
D.50%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属于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有()
A.拘传
B.取保候审
C.监视居住
D.拘留
E.逮捕
答案:ABCDE
2.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
C.公平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E.公序良俗原则
答案:ABCDE
3.以下属于行政行为的有()
A.行政许可
B.行政处罚
C.行政征收
D.行政裁决
E.行政合同
答案:ABCDE
4.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有()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E.死刑
答案:ABCDE
5.法人成立的条件包括()
A.依法成立
B.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C.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D.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ABCD
6.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
A.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B.标的
C.数量
D.质量
E.价款或者报酬
答案:ABCDE
7.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包括()
A.原告
B.被告
C.第三人
D.共同诉讼人
答案:ABCD
8.以下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有()
A.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B.商业贿赂
C.虚假宣传
D.侵犯商业秘密
E.低价倾销
答案:ABCDE
9.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部分司法职能)
答案:AB
10.财产所有权的权能包括()
A.占有
B.使用
C.收益
D.处分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一律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对
2.所有的合同都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答案:错
3.我国的行政机关就是政府。()
答案:错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答案:对
5.刑法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答案:错
6.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内部监督。()
答案:对
7.只要有侵权行为就一定承担侵权责任。()
答案:错
8.有限责任公司只能以货币出资。()
答案:错
9.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
答案:对
10.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定代表人承担。()
答案:错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律的作用。
答案: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规范作用包括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作用。社会作用体现在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等方面。
2.简述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
答案: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为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是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等;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客观方面是犯罪行为等客观事实特征。
3.简述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
答案:民事诉讼基本程序包括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判决和裁定等阶段。当事人起诉后法院审查受理,然后进行证据交换等准备工作,接着开庭审理案件,最后作出判决或裁定。
4.简述法人与自然人的区别。
答案:法人是社会组织,自然人是基于自然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法人有独立的财产,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而自然人以个人财产承担责任。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同时产生、消灭且范围一致,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