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试题及答案可复制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
B.民法
C.宪法
D.诉讼法
答案:C
2.以下哪种行为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A.捡到钱包据为己有
B.签订合同
C.故意伤害他人
D.闯红灯
答案:B
3.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答案:B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A.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B.18周岁开始
C.16周岁开始
D.结婚时开始
答案:A
5.下列属于犯罪预备的是()
A.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B.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
C.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D.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
答案:C
6.下列哪项不属于知识产权()
A.商标权
B.著作权
C.抵押权
D.专利权
答案:C
7.合同的订立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
A.要约和承诺
B.提议和同意
C.起草和签字
D.协商和公证
答案:A
8.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一般由()承担。
A.原告
B.被告
C.法院
D.主张事实的一方
答案:D
9.我国法律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天的产假。
A.90
B.98
C.120
D.150
答案:B
10.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行使。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监察机关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罪刑法定原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类推适用原则
答案:ABC
2.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形式
答案:ABC
3.以下哪些属于法定继承中的第一顺序继承人()
A.配偶
B.子女
C.父母
D.兄弟姐妹
答案:ABC
4.下列属于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答案:ABCD
5.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
A.主体合法
B.权限合法
C.内容合法
D.程序合法
答案:ABCD
6.我国的刑罚种类包括()
A.主刑
B.附加刑
C.训诫
D.没收非法财物
答案:AB
7.知识产权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专有性
B.地域性
C.时间性
D.无限性
答案:ABC
8.消费者的权利包括()
A.安全权
B.知情权
C.选择权
D.公平交易权
答案:ABCD
9.劳动争议解决的途径包括()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答案:ABCD
10.下列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的有()
A.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B.对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C.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D.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的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违法一定犯罪。()
答案:错误
2.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答案:正确
3.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正确
4.合同一经签订就必然生效。()
答案:错误
5.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答案:正确
6.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所以二审判决就是终审判决,当事人不得上诉。()
答案:正确
7.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年。()
答案:正确
8.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答案:正确
9.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答案:正确
10.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及特征。
答案: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特征:(1)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2)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特种社会关系。(3)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