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数智化审计体系在通信企业内部审计中的研究及应用.docx
文件大小:39.74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2.82千字
文档摘要

数智化审计体系在通信企业内部审计中的研究及应用

摘要:数字经济和智能技术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智化的深刻变革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审计数智化模式的研究和应用也为企业审计能力提升带来了空间和活力。通过数智化的审计体系拓宽审计范围、提高审计价值,文章以通信企业的案例来对数智化审计体系进行了探析和思考。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2-127-02

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云技术、AI技术等发展越来越快,融入我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数智化审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在“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强审”的要求,加强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提升信息化支撑业务能力、提升数据管理水平、加强数据资源分析利用。从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看,审计活动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愈加突出。我们必须在审计手段、审计管理的改革创新上下功夫,不断拓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审计质量、成效的提升。

一、数智化审计模式研究的背景

一是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和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结构类型复杂,以往的处理技术已不适用;同时审计项目急剧增多,审计覆盖领域越来越广,监管内容越来越丰富,传统审计方法难以满足现阶段审计发展的要求。

二是国家发展的要求。审计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国家稳定运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维护国家资源的安全及高效运行,需要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从横向、纵向两方面形成保障合力,而数智化审计模式是深化审计职能的必经之路。

三是企业发展的要求,审计监督是保障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提升内部审计价值越来越重要,充分发挥公司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作用,做好公司发展的忠诚卫士,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二、数智化审计的内涵

(一)数智化的含义

数智化融合了数字化、智能化,是数字化的更高级阶段。数字化主要是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的新技术,是技术概念,智能化则是以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为核心要素的,数智化是以海量大数据为基础,结合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提供面向问题解决和决策支持的智慧应用服务。“数智化”属于数字技术的应用,这一理念在电商、物流等领域的成功引起广泛关注研究,其他领域也开始交叉运用数智化的理念及方法。但目前对数智化在内部审计领域运用的研究非常少,且实践论述较少。为进一步丰富完善数智化审计理论框架,本文尝试对数智化审计内涵进行探索、思考,并基于大型国有通信企业的实践经验,尝试构建具有通用意义的基础架构模型。

(二)数智化审计模式的内涵

数智化通常与数字化联系在一起,二者一脉相承,互相促进,无法分割。数智化审计模式是对传统审计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将全面推动审计质量、效率双提升。本文在研究提炼通信行业实践的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初步构建数智化审计模式,具体分析说明如下:

数字化审计。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审计对象的信息以数字形式来展示,运用对数字的分析技术、运算技术等方法对审计对象进行判断、分析、确认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可对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因此可以对数据的真实、及时性提供一定的保障,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

数智化审计。基于对其他行业数智化理论、实践的归纳提炼,本文对数智化审计内涵初步定义为:数智化模式是在数字化与智能技术(大数据、AI、云计算、物联网、5G等)手段的支持下,实现智能化的分析与管理,提升审计成效价值的审计方式。数智化审计模式下,数据的智能应用会促进审计从后端监督向前端预警延伸、扩展,实现从卫士向谋士的转变。数智化审计模式流程图表示如下:

三、数智化审计体系构建

基于目前的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尝试对数智化审计体系进行初步的探析和构建,以通信企业为例,数智化审计体系主要包括5个部分:审计制度库、审计方法库、审计模型库、审计数据库、审计线索库。通过智能审计平台,融通这5个部分,实现智能审计功能。

一是建立审计制度库。审计工作是围绕国家、行业、公司等的监督管理要求来开展的,掌握和熟悉各种法规、制度、规范等的内容是实施审计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依据,在传统审计过程中,收集和整理方方面面的制度,并及时更新制度,主要依靠人工查找到相关制度,再找到关键条款,是一项重复性的机械动作。为此,数智化审计中,我们需要建立全量的制度库,并与制度更新实现同步调整,通过智能搜索,自动推送相关制度依据,有利于提升审计效率。

二是建立审计方法库。随着数据规模的爆发式增长,数据类型也愈来愈丰富,审计工具也需要适应审计数据的变化。传统的审计方法主要是调阅会计明细账、报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