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药店经营质量管理体系构建.pptx
文件大小:2.2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3.02千字
文档摘要

药店经营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1

02

03

04

质量管理核心制度

人员资质管理

药品流通全流程控制

服务质量管理规范

05

06

风险防控体系

持续改进机制

01

质量管理核心制度

药品经营法规框架

药品管理法

国家制定的药品管理法律,规定了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全过程。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

药品流通管理办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旨在通过规范药品经营行为,保障药品质量。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品流通管理办法,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

1

2

3

GSP认证实施标准

详细规定了GSP认证的程序、标准和要求。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

针对零售药店的GSP认证标准,包括药品购进、验收、储存、陈列等环节。

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评定标准

针对批发企业的GSP认证标准,包括药品采购、验收、储存、运输等环节。

药品批发企业GSP认证评定标准

明确药店的质量宗旨和追求目标,为全员提供行动指南。

包括药品购进、验收、储存、销售、退货等环节的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详细描述各项质量活动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规范员工操作行为。

建立完整的质量记录档案,包括药品购进、验收、储存、销售等环节的记录,为质量追溯提供依据。

质量文件管理体系

质量方针和目标

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操作规程

质量记录与凭证

02

人员资质管理

执业药师资格要求

执业药师资格认证

药店应确保配备具有执业药师资格的药师,负责审核处方、指导用药和咨询服务等工作。

药师资质审核

对药师的专业背景、执业证书、培训经历等进行审核,确保其具备合法执业资格。

药师继续教育

鼓励药师参加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更新药学知识和提高业务能力。

新员工入职培训

新员工应接受系统的岗位技能培训,包括药品知识、操作技能、服务规范等内容。

岗位技能分级培训

专业技能培训

根据岗位需求,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如中药鉴别、西药调配、处方审核等。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评估员工的培训效果,确保培训质量。

健康档案建立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保障员工健康。

健康状况监测

健康档案更新

及时更新员工健康档案,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为每位员工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其健康状况、体检结果等信息。

健康档案动态管理

03

药品流通全流程控制

供应商资质审查机制

供应商资质审核

对供应商的合法资质、生产能力、质量保证能力、信用状况等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供应商档案管理

供应商评估与选择

建立完善的供应商档案,记录供应商基本信息、资质证明、质量协议等,以便随时追溯和评估。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确保药品来源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1

2

3

冷链药品储运规范

配备符合冷链要求的运输设备和储存设施,如冷藏车、冷藏箱、保温柜等,确保药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温度控制符合要求。

冷链设备配置

对冷链药品的储存和运输过程进行实时温度监控,确保药品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范围内。

冷链温度监控

制定严格的冷链药品验收和交接流程,确保药品在交接过程中温度无异常,质量不受影响。

冷链药品验收与交接

对近效期药品进行明显标识,以便在销售和使用时优先使用,避免过期药品的出现。

近效期药品监控系统

近效期药品标识

加强对近效期药品的质量检查,确保药品在有效期内质量稳定,防止药品变质或失效。

近效期药品质量检查

建立近效期药品预警机制,通过系统提示、短信通知等方式,及时提醒销售人员和库存管理人员关注近效期药品的销售和库存情况。

近效期药品预警机制

04

服务质量管理规范

核对处方中药物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审核药物相互作用

确认药物剂量、用法是否符合患者情况和药品说明。

审核剂量用法

01

02

03

04

确保处方由合法医师开具,具有处方权。

审核处方资质

关注特殊患者(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用药是否安全。

审核特殊患者用药

处方审核操作流程

用药咨询记录标准

记录患者基本信息

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史等。

记录咨询内容

详细记录患者咨询的问题、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等。

追踪咨询结果

记录咨询后的处理措施、患者反馈及后续跟踪情况。

保密与隐私保护

确保咨询记录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防止信息泄露。

明确不良反应报告的程序和责任人,确保及时上报。

建立报告流程

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包括患者信息、药品信息、不良反应症状、发生时间等。

报告内容要求

对收集到的不良反应进行汇总、分析,评估药品安全性。

不良反应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改进措施与反馈

05

风险防控体系

质量事故报告流程

发现质量事故后,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