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策略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评价建议中突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作用,由此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改革。文章对“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Checkouttime板块的教学进行探索与实践,以期使教师获得新的感悟。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评价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教学评价应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评价和期末评价等。教师要充分理解评价的作用,明确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基于评价目标选择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将评价结果应用到进一步改进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上,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由此可见,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评三个方面。教师要重视“评”,用好“评”,及时反馈“评”,以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这一背景下,笔者执教了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8ChineseNewYear的Checkouttime板块。该单元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围绕“春节”这一主题,展示Anna和SuHai一家的活动计划。而第四课时,Checkouttime板块教学重在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通过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巩固语言知识,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对中国新年非常熟悉,且已经在三年级上册Unit8HappyNewYear和五年级下册Unit7ChineseFestivals学习了中国新年的英文表达,加深了文化感知。如何在六年级上册Unit8ChineseNewYearCheckouttime板块教学中,创设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一个难题;本课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何为学生搭建中文与英文过年习俗间的桥梁,让他们在文化浸润中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民族自豪感,是第二个难题。
二、教学困惑:目标、活动与评价脱节,课堂冗长、无效
基于此,在第一次备课中,笔者设置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Storytime板块,及谈论SuHai的回信,学生能正确运用begoingto谈论计划。
2.通过谈论“SuHai’sfriend’sNewYear’splan”,学生能了解更多的春节习俗,并能用begoingto的相关句型问答计划。
3.通过写、交流“MyNewYear’splan”,能在生活情境中准确运用begoingto的相关句型及春节习俗作交流、表达。
在目标1中,笔者引导学生发掘Storytime板块中暗藏的时间轴,并由此让学生谈论完成Checkouttime中SuHai的回信。然后由SuHai回信附件中的一张“SuHai’sfriend’sNewYear’splan”(本书Characters图)过渡到目标2。英语新课标强调,深入研读语篇,把握主题意义,发掘文化价值是教师准确设定目标的重要前提。教师应力求把对学生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发展要求,有机融入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中。笔者研读了中国新年习俗,又与学生畅谈,了解他们心中最爱的新年元素。笔者认为,文化拓展应该是本节课中的亮点。因此,目标2也必须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换句话说,这一块的活动设置更像是“begoingto”包装下的文化盛宴。先请学生用begoingto句型来描述图片中的新年计划,包括年兽的来历、挂红灯笼、贴窗花春联、发祝福短信、包饺子等。然后由看春晚引出中国南北过新年差异的访谈。最后进入目标3,请学生用email的形式来描述自己的新年计划。
没想到,试教中恰恰是笔者信心满满的目标2环节出现了较大的问题。(1)学生对于图片内容很熟悉,却不知如何用英文地道地表达,因此,教学更像是蜻蜓点水的渲染,学生草草地欣赏了图片,对相关英语表达的记忆并不深刻。(2)学生对于自己的生肖很感兴趣,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本命年亦充满期待,因此,对这一块特别感兴趣,反而感觉意犹未尽。(3)学生对于南北文化的习俗很好奇,但是由于时间短、内容深,光提取信息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之后的南北文化异同对比,更像是教师的独角戏。由于目标2制订时,教师对学情估计不足,任务设计有问题,导致整节课产生了偏差。听课教师普遍反馈,整节课整体性不强,内容太琐碎。阅读南北文化的拓展环节初衷很好,却由于大量的生词造成了学生阅读困难,导致在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更关注单词的意思,忽视了维度。导图中Activity、symbol、Food、Feeling等更像是教师告知,而不是学生总结,印象也不深刻。因此最后的写作环节,学生写的内容仍与书上内容相似,写作水平并未有明显提升。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