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湖南省衡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1-130-02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求产量的增加,更强调质量效益的提升、创新能力的增强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需要湖南省衡阳市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从制造向创造转变,从速度竞争向质量效益竞争转变,从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转变。
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推动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制造业的结构优化升级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传统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技术含量低、自动化程度不足、生产效率低下成为制约传统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已成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传统制造企业不仅能够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在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上实现质的飞跃。结构优化升级是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的必要条件。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传统的大批量、低成本生产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制造业需要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生产的灵活性和定制化,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产品需求。此外,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比如新能源、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这些领域不仅符合未来发展趋势,也是市场需求增长的热点。制造业的结构优化升级是应对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面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传统制造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向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转型。这不仅有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制造业可以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同时,贡献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制造业的结构优化升级还需要强化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投资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支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同时提供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激励措施,降低企业转型升级的成本和风险。此外,加强与国际先进制造业的交流合作,引进外资和技术,也是推动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
(二)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这要求从提高供给系统质量出发,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人才能力提升和管理创新来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具体而言,要着力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通过深化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关键。这不仅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还需要通过加大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引导资本投向研发和产业化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基地,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的内部协同和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的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实施产业链招商和重点产业链培育行动,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和转换增长动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加强与全球产业链的对接和合作,积极吸引国内外优势产业集群和高端人才,共同推动产业链整体提升和优化升级。此外,重视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领域,不仅能够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还能推动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方向转型。依托现有优势产业布局特色产业园区和特色园区,构建产业集群,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特色产业园区不仅能够提供专业化、高效率的服务和环境,还能够促进产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集聚和协同,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完善,形成较强的产业集群效应,提升整体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需要
建设国家及省级创新平台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这些平台不仅能集中优势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还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是应对消费升级的必然要求。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日益明显,传统的产品和服务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鼓励企业扩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还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施科技金融创新行动计划,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产品,对于加快服务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科技金融创新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加快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进程。同时,通过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可以促进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统筹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融合发展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也至关重要。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要注重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要着眼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通过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创建绿色低碳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