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创新创业精英学生的培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0;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0-218-02
当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观背景下,党和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都给予了高度的支持和关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结合学科竞赛的方式培养具有创业创新意识的精英学生,不仅能贯彻相关学科的计算机程序、艺术设计、媒体制作与技术开发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能够在实践中发展强化自身的多方面综合能力,并做到学以致用,充分展现自己个人能力从而服务于社会。
一、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推动创新创业精英化教育的目的
(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赛结合”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赛结合”一直是全国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对于学生精英化教育常用的教学培育方式,同时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以学科竞赛为载体进行专业知识、实操技能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学科竞赛竞争,不仅能够充分检验出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通过竞赛结果检验出相关院校该专业的实际教学水准、课程技术含量、业内相应水准,也能检验出高校院系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相关师资的工作经验、执教能力与指导能力,具有监督与促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不断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在参加学科竞赛的过程中,有专门性研究设计目标的命题竞赛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
在学科竞赛的过程当中,学生总会碰到各种不断涌现的前所未见的专业问题,包括一些难度较大的技术性问题、设计性问题和专业流程问题、软硬件实施问题等。一些问题在指导教师的解答下固然可以迎刃而解,但是更多的问题需要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竞赛项目的进程中不断磨练自己的实践能力,从多方面不断提高自身对于本专业的认知水准,有利于在专业同行中脱颖而出,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社会竞争力等多方面的因素。
二、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推动创新创业精英化教育的意义
(一)数字媒体艺术创新创业的途径与学科竞赛
1.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有数字媒体设计能力、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艺术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在该专业学生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一直都是各全国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非常重要的教学科研手段,也是创新创业培育研究的重要途径。
(二)以学科竞赛为载体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1.学生创新创业方面,以参与学科竞赛为作为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可以通过项目式的竞赛实战,让学生的学业应用水平、专业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参赛竞争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可以实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而在这个学科竞赛环节内积累起来的大赛经验,也有助于学生日后在工作岗位上职业竞争力的提高。
2.应用型高校发展方面,如果能够以学科竞赛作为创新创业精英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并加以落实普及,就可以在参与大赛所带来的良性经验上,不断优化现有的专业教学结构,同时及时调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教学科研思路,不断开创新的创新创业专业发展教育模式。
3.企业用人单位方面,学生通过学科竞赛的方式参与一系列的创新创业赛事并获得成功,这些成果经验不仅可以为社会企业的发展思路和开发方向提供新的借鉴参考,同时通过学科竞赛磨练出来的大赛经验和团队精神、专业竞争力等多方面的因素,也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具有优质竞争力的精英学生。
三、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推动创新创业精英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优化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
根据学科竞赛方案制订条理分明的,具有策略性、方向性、可实施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同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学以致用”的原则,制订有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性的结构更为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根据学科竞赛的标准以及社会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调整,将要掌握的实操技能和专业能力进行不断优化,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的结构,使得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能够对应上学科竞赛时间,做到学以致用。
(二)专业课进行项目系统化的优化设置
专业课的安排根据项目的进程进行调配并构建参赛团队,项目的团队由相关的专业指导教师和学生组成,把学生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相关专业课程与项目教学活动中必须掌握的各类专业知识、软件技术、实操能力等应用于参赛项目训练。项目团队通过积极参加各类基于计算机设计的专业性大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反思并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总结自身专业于教学科研的优劣之处;不断改进项目团队的教学科研方法,努力通过落实多方面由参赛获得的经验措施等因素,并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三)师资力量的合理调配
1.师资自身的能力提升。为了更好地配合各项创新创业类与计算机设计类大赛的开展和进行,作为团队负责人的专业指导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