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探究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中引发出血的多维度机制.docx
文件大小:48.56 K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3.4万字
文档摘要
探究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中引发出血的多维度机制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领域,抗血小板治疗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是预防和治疗动脉血栓性疾病的重要策略。血小板在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当血管内皮受损时,血小板会迅速黏附、活化和聚集,形成血栓,进而阻塞血管,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因此,抑制血小板的活性和聚集能力,成为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的重要手段。
氯吡格雷作为第二代噻吩并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物,自问世以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选择性地不可逆阻断血小板表面的二磷酸腺苷(ADP)P2Y12受体,从而抑制A